港城绿化面积超千万平方米 让市民享受生态红利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4-27
大乔木、四季花卉和草坪构筑出一个立体绿色空间,景观铺装、生态驳岸及慢行系统给市民喧闹繁忙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份静谧清幽。记者近日来到港城绿地采访,呈现在眼前的是以生态为底色、用工笔素描绘就的美丽港城一角。
港区全面引导和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强化植树种绿,提升“绿肺”功能,投运“一厂一管”改建工程,扩建污水处理厂,突出发展投入高、产出高、科技含量高、污染低的产业,严把项目准入关,鼓励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治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
美丽港城要用让群众从“水韵绿色”生态红利中得到永续实惠,投入数亿元资金,打造郑和公园、同觉寺公园、七浦塘生态公园,沿着虹桥路、吴淞路、金港路等道路实施绿化工程,结合治理河道,栽种花叶芦竹、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形成了层次丰富、各具特色的绿化体系。目前,港区绿化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七浦塘是港城中心区重要的生活性景观河道。港区在七浦塘滨江路至滨江大道段之间建设七浦塘生态公园,建成康体活动区、人文感知区、滨水休闲区、自然体验区4个功能区,使之成为一个集游憩、交往、娱乐、旅游、运动于一体的富有港城特色及生命力的亲水休闲区。成功入选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并获第四批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500万元引导资金的七浦塘生态修复工程二期,将建设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提升绿地滞蓄和净化雨水的能力。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堵住源头”,彻底杜绝“先污染再治理”的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大转身。港区推崇“绿色招商、链式发展”,在企业内部、工业园区、社会层面布局循环经济。脱离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神华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在建设初期,就投入7亿元进行环境保护,两台机组在国内率先实现烟气脱硫、脱硝系统与主机的同步投运,在美丽港城建设期间,该企业又投资3.3亿元实施7号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一年可节省标煤5万吨,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煤耗最低。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做强热电联产,把供热管网延伸到城区,替代市区保利协鑫热电公司对城区近100家热用户供热,预计年节约标准煤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约135万吨。(记者 李孝忠)
港区全面引导和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强化植树种绿,提升“绿肺”功能,投运“一厂一管”改建工程,扩建污水处理厂,突出发展投入高、产出高、科技含量高、污染低的产业,严把项目准入关,鼓励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治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
美丽港城要用让群众从“水韵绿色”生态红利中得到永续实惠,投入数亿元资金,打造郑和公园、同觉寺公园、七浦塘生态公园,沿着虹桥路、吴淞路、金港路等道路实施绿化工程,结合治理河道,栽种花叶芦竹、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形成了层次丰富、各具特色的绿化体系。目前,港区绿化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七浦塘是港城中心区重要的生活性景观河道。港区在七浦塘滨江路至滨江大道段之间建设七浦塘生态公园,建成康体活动区、人文感知区、滨水休闲区、自然体验区4个功能区,使之成为一个集游憩、交往、娱乐、旅游、运动于一体的富有港城特色及生命力的亲水休闲区。成功入选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并获第四批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500万元引导资金的七浦塘生态修复工程二期,将建设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提升绿地滞蓄和净化雨水的能力。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堵住源头”,彻底杜绝“先污染再治理”的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大转身。港区推崇“绿色招商、链式发展”,在企业内部、工业园区、社会层面布局循环经济。脱离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神华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在建设初期,就投入7亿元进行环境保护,两台机组在国内率先实现烟气脱硫、脱硝系统与主机的同步投运,在美丽港城建设期间,该企业又投资3.3亿元实施7号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一年可节省标煤5万吨,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煤耗最低。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做强热电联产,把供热管网延伸到城区,替代市区保利协鑫热电公司对城区近100家热用户供热,预计年节约标准煤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约135万吨。(记者 李孝忠)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