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西河谷生态修复产业兴 村民鼓起钱袋子
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红沙湾村村民阿不都热伊木·塔西汗在塔西河,河谷果林采摘苹果。 瓦力斯江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2日电(戎睿 瓦力斯江)近年来,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实施天山北坡河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建成了“河谷治理+荒坡造林”的绿色生态屏障。河谷经济林不仅恢复了生态,还让昔日的荒坡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11月2日,记者在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红沙湾村村民阿不都热伊木·塔西汗家的20亩苹果地里看到,熟透了的苹果挂满枝头,他正忙着采收成熟的苹果,装箱等待客商收购。
阿不都热伊木·塔西汗说:“现在我们种苹果的地方以前是石头滩,草都不长,现在我在这里种了20亩地苹果林,1亩地收1吨多苹果,1年果林可收入3到4万元。”
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红沙湾村村民周海全在塔西河谷林间采收雪莲菇。 瓦力斯江 摄
玛纳斯县塔西河全长120公里,近年来,通过荒坡披绿、生态补水、封河育林、巡护管护等措施,河谷林的植被和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0%以上,两岸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优质的土壤和清澈的天山雪水让这里的苹果香甜可口,现在林果业成为了当地民众致富的新渠道。目前,塔西河谷种植苹果面积1300亩,年产量1100余吨,每年可给145户村民,每户带来2万多元的纯收入。
荒山河谷披绿衣,优美的生态环境反哺当地的老百姓,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两天,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红沙湾村村民周海全种植的食用菌迎来了采收旺季,由于他种植的食用菌是在林间自然出菇,个大饱满品质优,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很受消费者欢迎。
空中鸟瞰塔西河河谷全景。 瓦力斯江 摄
周海全说:“今年在我的400多亩地生态林里试种了三千多包雪莲菇,雪莲菇的产量还可以,每天产将近200公斤,每公斤销售20块钱,一天的收入在近3000块钱。”
周海全回忆说,曾经这里是河谷乱石滩、周边荒山遇到大风天气尘土飞扬。20年前周海全一家开始在河谷种树,他的行动也带动了附近的村民一起参与进来,如今荒山变绿,20多万棵树,让1000多亩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自2002年,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实施退耕还林,荒坡披绿工程以来,已完成计划任务17.68万亩。下一步,玛纳斯县将实施开展荒漠化治理,继续退耕还林、退牧还林工程,把低效林改造成为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的林果、养殖基地,让荒坡披绿工程成为农牧民的“绿色银行”。(完)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