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100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家书
来源:现代快报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4-12-12
“父亲、母亲,今年我100岁了。是不是因为小时候已经吃过了所有的苦,所以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今年100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薛玉娟,写了一封家书给逝去的亲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薛玉娟
在信中,她穿越时空与家人对话,晒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为来之不易的和平祈愿。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历史的证人,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正在逐渐“凋零”。截至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
1937年,只有13岁的薛玉娟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伤胸口,如今87年过去了,她的胸口依然留有伤疤。
她的心中有个愿望,世界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如今,这个愿望由她和她的后代来接力守护。
任颖和于恬祥
今年10月,薛玉娟的外孙女任颖和重外孙于恬祥成为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早在10年前,任颖就参与编写《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小学版)——血火记忆》。她说:“书中审判日本战犯的内容,我至今历历在目。”
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我们永不敢忘!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梦云 编导 李曼 高航 后期 倪玉 设计 张盼盼
编辑:苏湘洋 郭子煜校对:季林巧
Taicang News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Speci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