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网络空间的“治理之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回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求,表明党中央对网络生态治理的保持高度关注,对加强网络综合治理的坚定决心。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互联网已全面融入人们生活,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网络乱象也屡禁不绝,严重污染网络环境,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因此,必须要坚持人民至上,加快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解决好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不断夯实网络安全法治基础,加快推进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等文件,并通过集中开展“清朗”等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整治“饭圈”乱象、血腥暴力、网络水军、流量造假等突出问题。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国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00多亿条,账号近14亿个,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必须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很多时候,一句话、一张图、一篇文章、一段视频,通过互联网,就能迅速形成爆发式传播。而这些爆发式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络平台主体责任没有压实,行业自律机制没有形成。因此,需要构建平台企业、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互联网行业自律机制。
网络治理为人民,网络治理靠人民。形成良好网络生态,除互联网法律法规约束和主管部门持之以恒开展专项行动整治外,归根结底需要依靠网民自律,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做到文明上网,主动与网络乱象作斗争,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程,“健全网络综合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号角已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提高加强网络综合治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奋力开创网信事业发展新局面,让天朗气清、风清气正成为网络空间最鲜明底色。(邹国童)
新闻中心
更多- 集聚近150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太仓竞逐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