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提升婚姻登记“加速度”,厚植民众幸福“获得感”

来源:吴敏杰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4-16

近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公布,并将于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新条例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优化婚姻登记服务等多个维度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全力为提高婚姻登记的便利性、推动文明婚俗、增加婚姻幸福指数持续赋能。

优化服务流程,厚植民众幸福“获得感”。按以往规定,婚姻登记必须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且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时,需出具居民户口簿作为有效证明材料。这犹如一道屏障,为众多因工作打拼、学业深造等长期扎根异地的异乡人徒增诸多困扰。比如,在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工作的外地情侣,他们办理结婚登记时需请假返乡办理,这不仅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而且还增加了交通、住宿等经济成本,让不少信任倍感压力。新条例施行后不仅让影视剧里小情侣偷户口簿结婚的桥段不复存在,更为关键的是,在当前人口高速流动、越来越多民众选择异地生活大背景下,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这一突破性举措必将极大提升民众的幸福“获得感”。

强化权益保障,提升社会整体“满意度”。此次新条例是自2003年颁布《婚姻登记条例》以来的首次正式修订,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婚姻制度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表现。新条例中明确提出禁止婚姻登记机关收取任何费用的同时,也要求登记机关发现家庭暴力或拐卖妇女线索时及时干预。在遏制“加急费”“关系费”的同时,不断筑牢社会“安全网”,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与社会的满意度。此外,技术赋能也让权益保障有了进一步的飞跃。比如,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能够精准、高效核验当事人婚姻状况,有效杜绝重婚、骗婚现象的发生。据报道,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3年来,这些试点地区的重婚率下降了12%,充分彰显了技术与政策协同发力的强大效能。

推动文明婚俗,夯实家庭美满“幸福感”。文明婚俗是传递家庭幸福感的坚固纽带,但是当下天价彩礼、大摆婚宴、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良风气甚嚣尘上,让众多家庭苦不堪言。新条例不仅首次将“鼓励当事人邀请双方父母等参加颁证仪式”、“治理高额彩礼”等写入法规,而且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婚姻登记中人文关怀的深度彰显,更是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关键一步。可以预见,新条例的施行必将进一步夯实家庭美满的“幸福感”,让婚姻在文明新风吹拂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为结婚手续减负既是民生清单中的重要一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新条例为构建和谐家庭环境与社会秩序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按下了民生幸福“加速键”,让人民群众在追求幸福婚姻的道路上步伐愈发轻快,不断迈向更美好的生活。(吴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