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铭记历史中筑牢和平之基
回望87年前的12月13日,亘古浩劫,文明罹难,一场举世震惊的血腥大屠杀降临到了中国同胞的身上,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后,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致使30多万鲜活的生命惨遭杀戮,犯下了滔天罪行。
那段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怎能忘记,又怎敢忘记?为期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令古城南京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昔日繁华顷刻化为灰烬,六朝古都,立成人间地狱。“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字字句句直击人心,每次诵读都会唤醒我们对沉痛历史的悲怆记忆,激发每一个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悼殇感怀,抚念承志。前些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幸存者夏淑琴、刘民生、艾义英带着家人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祭奠在87年前遇难的亲人和同胞。时至今日,幸存者逐渐凋零,但侵略者的罪恶却不会随风飘散。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理应记住每一位幸存者的名字,记住他们曾经受到的伤害,也记住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
岁寒之时,以国之公祭。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2024年12月1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举办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只有牢记历史,才能让历史不再重演。每一次国家公祭,都是对历史的集体重温;每一年的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和平大钟”都会被撞响,每一声长鸣的警钟,都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历史。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纪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接过历史的重担,唯有在担当中扛起责任,在砥砺奋进中不断开创美好未来。
寸寸山河梦,昭昭赤子心。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当下,早已远离了战争的硝烟,但无论哪个年代、不论是谁,都应牢牢铭记那段屈辱史,大力传承民族记忆,在历史回望中坚定前行的脚步,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辉生)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