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泗阳:“无障碍城市”流淌人间温情
7月10日,家住泗阳县新袁镇灯笼湖社区的蒋云刚放下碗筷就将丈夫葛以山扶上轮椅推到院外遛弯。“多亏残联建了几个坡道,不然进出实在麻烦。”蒋云说。
患脑血栓的葛以山平时都是躺在床上,以前想出去晒晒太阳,蒋云只得用木板在门槛边垫个斜坡才能把丈夫推出去。不久前,泗阳县残联上门装了坡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蒋云就能轻松推着丈夫进出,葛以山自己上卫生间也不愁了。
泗阳县残联理事长沈燕红说,近年来泗阳县把无障碍工程建设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并制定了无障碍工程建设目标,让老弱病残人群平等、便利、自由地参与日常生活,共同分享城乡建设成果,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由此,泗阳县获得了“全国无障碍环境县”殊荣。
家庭无障碍改造,是泗阳县建设“无障碍城市”的重点项目。这项由县残联负责的工程,从规划到实施都体现出人性化、个性化、便利化、高质化的特点,处处彰显“有爱无碍”。卢集镇69岁的李学孝因静脉曲张致双腿残疾,靠拐杖才能艰难行走。妻子海玉英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利索。“残联帮我们在床头装了扶手、卫生间装了扶手,还帮安装了灶台。”海玉英高兴地说:“之前洗澡要费好大劲,有了这扶手轻松多了。”
建到家、暖到心,让每个残疾人都能享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县残联共投入301.72万元,根据残疾人的状况按照户均补助3500元的标准,对967户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的进门坡道、床头扶手、卫生间抓杆、厨房操作台进行无障碍改造。县民政部门坚持“一人一设计、一户一方案”,投入360万元为12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泗阳县还将爱心融入“无障碍城市”建设的角角落落。县住建局对主城区小区、道路交叉口、公园、学校、商场门前、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和车站出入口进行坡化处理,共处理道路交叉口28个、公厕道路32个、改造盲道2900米。县客运枢纽在通道、电梯,公交站台等处,设置了提示盲道、盲文站牌和语音播报系统。这些方便老弱病残群体的点点滴滴,既完善了城市功能、打响了城市品牌,又彰显了城市文明、提升了城市形象。
“您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我来帮您!”7月11日,王先生拄着拐杖刚进入县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就取来轮椅推着他去办理业务。中心副主任骆桂林介绍,大厅有引导员、代办员和特殊座椅,还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语音提示叫号系统等,提供助听器和助残轮椅,主动热情为残疾人帮办跑腿。
泗阳县还把无障碍工程延伸到企业,为企业残疾职工送去温暖关爱。县经济开发区30多家企业在厂区安装智能感应灯,在生产区设置无台阶通道,在生活区配备电梯、自动晾衣台,配齐第三卫生间,配备高低洗手台,为残疾人创造“有爱无碍”的工作生活环境。工人刘晓婷说:“从上班用餐到洗澡休息,时时处处都感受到政府的好,有这样好的环境我们很知足!”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