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量化河长具体事务 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5-08
  对农村河湖要加强环境整治、水系沟通,狠抓生活污水处理,保护和恢复河湖生态功能,确保在明年底全面完成城镇17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5月6日,我市召开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进一步完善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委书记沈觅,太仓港口管委会主任邵建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国出席会议。
  2014年,我市先行先试河长制,通过规划引领、控源截污、综合治理、巡查考核等举措,建立河道管护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全市4条区域河道、13条市级河道及142条镇级河道均落实了“河长”。但是,河道管理仍然存在突出问题。近日,我市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方案》目标任务更加清晰、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工作举措更加精准,目标是建立市、镇、村三级河长体系。
  沈觅指出,太仓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道密布,水资源丰富,有各级河道3300余条。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河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乡河湖基础设施存在不小的差距,农村河道管理保护仍然滞后。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就是要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强化约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护水资源;要联防联控,统筹治理工业企业、城镇生活、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等各类污染,从源头上治理水污染;要统筹推进,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加强水系沟通等工作,改善水环境;要系统治理,加强河湖生态修复,进行科学的水系规划,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河湖引排能力,修复水生态,确保2018年底完成全市17条城镇黑臭水体治理,到2020年,水质优于Ⅲ类的比例争取达到70.3%。
  沈觅要求各级各部门在推进河长制过程中,层层压实责任,全面量化河长具体事务,确保各级河长及时认河、巡河、治河、护河;强化协调配合,整合各部门和沿线各镇(区)资源,利用市场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突出常态长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河湖日常监管巡查机制、考核问责机制等长效机制,加强对河湖管理保护效果的监督。
  王建国对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作了具体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规划控制、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河湖资源保护、河湖执法监管、水生态修复、河湖长效管护、严格水资源管理,通过强化组织推动、项目支撑、工作机制、资金保障,为全面深化河长制提供坚强保证。
  根据部署,到6月中旬,将落实各级河长,建立河长名录库;将全面开展河湖现状调查,全面建立“一河一档”;针对水质、防洪排涝、沿岸环境等存在的突出问题,9月底前,各级河道要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从明年起,村级河道全面实施整治,所有河道全面落实河长制常态、长效管理。
  各区镇向市政府递交了河长制工作责任状。市水利局、环保局、港区、高新区、城厢镇就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作交流发言。
  市领导钱文辉、顾晓东、赵建初、韩飚、胡捷出席会议。(记者 周琦)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