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苏”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不断创新与进步,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近5年来,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跨越四个万亿元台阶,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江苏社会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左右、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4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于蓬勃兴旺的市场活力,而市场活力的主体就是企业。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多、更新换代快、市场需求大,企业所得的利润高,会推动企业的发展。反之,科技创新能力弱,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科技创新中要高度重视企业的作用。江苏在企业的创新工作中要给予全方位的政策帮扶,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培育一批高新科技企业,让科技创新成为企业的“共识”,充分发挥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加快科技创新队伍建设。近年来,江苏人才强省建设持续加强,2022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400万人,研发人员达108.8万人,在苏两院院士达118人。庞大的研发和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可能。江苏要通过各种方式引才、聚才、留才、用才,为人才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公平的竞争机会、广阔的施展空间。要加快高等教育建设,瞄准自身的优势产业和薄弱环节,加大高校相应学科建设,推动高校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专业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江苏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强富美高”的蓝图已然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时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畏于困难,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抓手,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