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托起稳稳的民生幸福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3-07-14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聚焦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优化现代流通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应急调控水平四个方面,切实保障百姓“菜篮子”量足、价优、质好。

  建好“菜园子”

  装满“菜篮子”

  沙溪镇绿阳蔬果专业合作社核心区面积约250亩,以设施蔬菜为主。走进大棚,只见绿油油一片,蔬菜长势喜人。这段时间正是鸡毛菜、豇豆、苋菜大量上市的季节,每天上市量达4吨左右。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雨水较多,基地安排人手疏通沟渠,确保排水通畅,保证大棚蔬菜正常生产。“目前,绿阳配送中心、团膳公司能消化20%的蔬菜,剩余的主要送到蔬菜批发市场以及农贸市场。”

  近年来,我市依托“三高一美”项目,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全市建成“菜篮子”工程蔬菜保供基地10个、蔬菜社会化服务基地3个,基地总规模1.12万亩,创建各类蔬菜基地、标准园18个,实现高标准蔬菜地全覆盖。累计投入约6000万元,完成高标准池塘改造1.51万亩,基本实现高标准池塘改造动态全覆盖。我市现有农业农村部备案规模猪场5家,全部完成美丽牧场建设。2022年,我市蔬菜地面积6.08万亩,养殖池塘面积1.51万亩,生猪养殖量3.08万头,分别占苏州大市的20%、3%和14%。

  提档农贸市场

  拎稳“菜篮子”

  5月,新沙东农贸市场正式启用,取代了停车难、环境差的沙东老市场。新市场投资约1000万元,占地约1.15万平方米,配套机动车停车位11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00个。菜场内部在设计上融入了雕窗小品、苏式廊亭等江南园林元素,并通过现代化改造与智慧化升级,形成数字化农贸市场行业标杆,打造特色文旅、民生消费和便民服务相融合的市集空间。看着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环境,摊主魏女士颇有感慨:“在老市场摆摊十多年,市场环境不行了,一直希望能改造或者搬迁。搬入新市场后,摊位费没涨,生意越来越好了。”

  目前,我市拥有大型农贸批发市场1家、农贸市场32家,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农产品市场网络,确保了流通渠道的畅通。今年,我市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遵循“改造达标一批、新建迁建一批、转型升级一批、智慧提升一批”的原则,对全市32家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计划2023年底前完成10家、2024年底完成7家,另外15家智慧提升类市场两年内改造完成。

  管好农产品

  守护“菜篮子”

  今年,全市首个水产品快检室——双凤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定性监测室建成启用,在1小时内就能检测出养殖水、水产品中的违禁药物。该检测室位于双凤镇勤力村,离心机、水浴锅、氮吹仪、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仪等各类设备一应俱全,能够对果蔬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内的药物残留进行定性检测。

  目前,我市共建成6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其中1个获评省五星级监管站、5个获评苏州市四星级监管站,在苏州市率先实现四星级以上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全覆盖;建成30个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点,在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累计入网监管主体2108家,上传溯源产品2364个。2022年,全市共生成打印追溯标签和合格证超1800万张。同时,我市以“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加强加密各类农产品抽检,2022年完成地产农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1431批次,合格率为98.95%;在销售市场完成食用农产品抽检804批次,合格率为98.5%。(记者 顾雪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