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评:夏粮“丰收”,启示更深刻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夏粮产量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5亿斤,下降0.9%。这一数据表明,今年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丰收”答卷虽令人振奋,但“丰收”背后的启示更深刻。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今年夏粮实现丰收,来之不易,难能可贵,这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也离不开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勠力同心共担重任,更离不开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群众攻坚克难、辛勤劳动。当前形势下,夏粮实现丰收,不仅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必将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起坚强有力支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粮食丰收,从来都不能指望“天公作美”,从来都是靠想尽、用出千方百计。比如,在5月下旬,北方麦区出现大范围降雨,持续时间长、过程雨量大、影响范围广。面对严重“烂场雨”天气,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担当、科学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更大力度、更超常规的举措,加强农机调度,抢排田间积水,抓紧烘干晾晒,为夏粮抢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以说,来之不易的夏粮“丰收”,是各方面不懈耕耘、辛勤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启示着我们,面对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只要人努力和政策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我们就一定能夯实丰收基础,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些年来,我国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但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了。当此之时,我们必须更加清醒认识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面向未来,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努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我们就一定能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筑牢坚实基础。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生产一环扣一环、一季接一季,马虎不得、大意不得。放眼当下,各地正在抢抓农时推进夏管工作,广袤田野间,秋粮长势良好,我们要分区分类落实防灾减灾、防病治虫措施,有力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生产出更多优质粮,这样必将更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苏宇)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