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生态环境局开展夜间执法检查,交叉互查、不打招呼,兵分六路、直奔现场——当好生态环境的“守夜人”
10月21日晚间,太仓生态环境局对“散乱污”企业(作坊)及部分污染排放企业开展了执法检查。本次行动以交叉互查、随机抽取执法人员的方式进行,在夜色掩护下,不打招呼、不发通知,兵分六路、直奔现场。
“本次行动的任务是,围绕前期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线索,对问题清单内涉及的企业及其周边进行排查检查,重点对企业废水排放情况、废气设施运行维护情况、环评报告、危废仓库等内容进行检查。”太仓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说,“对排查出的问题予以及时指正,并督促企业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以扎扎实实的整改效果,切实为民办实事。”
记者跟随第一执法小组来到浮桥镇,进入苏州良浦天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检查。该公司主要从事新型蒸压砖制造,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颗粒物废气,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经布袋式除尘器处理再排放。太仓环境监测站曾对该公司无组织废气进行过监督性监测,结果系达标排放。但近期有群众反映称,该公司附近存在刺鼻异味。
第一执法小组首先仔细查看了该公司生产车间,发现车间内环保设施齐全且正在运行,无明显气味。接着,执法人员深入厂区,逐步探查,最后在冷却塔周围闻到异味。执法人员当即要求企业消除异味,确保废气排放不扰民。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拟投入400万元,新增废气处理设备,于11月底将问题解决。
“厂区地面上灰尘太多,你们应当注意清理,以免造成扬尘问题。”执法人员离开前,不忘叮嘱企业负责人要提升厂区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对方肯定的答复。
当晚,第一执法小组还马不停蹄地检查了一家“散乱污”企业(作坊)是否搬离,一家因噪音扰民承诺夜晚不生产的企业是否依旧在开工等情况。其他执法小组在高新区、城厢镇、沙溪镇、璜泾镇、双凤镇的检查,也都认真细致,不走过场、务求实效。
据悉,开展本次夜间执法行动,是实施“1+5”工作制度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太仓生态环境局按照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大力规范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发布并严格执行“1+5”工作制度。所谓“1+5”,即落实环境监察执法规范,细化约谈制度、集中攻坚制度、夜查制度、走航预警制度和帮扶企业制度。
“‘1+5’工作制度的宗旨是,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细化执法环节,堵塞责任漏洞。”太仓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1+5”工作制度更符合当前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需求,职责清晰易于落实,今年的实践表明,该制度富有实效,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实施。(记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