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高质量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德国品质”融入“太仓制造”全链条—— 太仓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昨天,苏州再次以“新年第一会”的形式聚焦新型工业化这一主题,释放了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鲜明信号。2024年,我市锚定制造强市建设目标,着力突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径,持续筑牢工业经济这一“压舱石”,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瑞高新材料是我市首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其自主研发的TPO汽车内饰材料打破了国外表皮厂商技术垄断。2024年,瑞高新材料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不断将优质产品推向国际高端市场。“我们对标的是德国巴斯夫、美国陶氏等行业头部企业,通过四期建设,引进了国际一流的设备,实现了工艺更新。如今,我们的TPO已应用于奔驰、宝马、沃尔沃等高端汽车品牌的内饰,并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占有率超60%。”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金岗告诉记者。
新型工业化,起点在“新”,关键在“质”。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2024年,我市高端装备、先进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四大产业规模产值占比预计超75%。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向内,越来越多的太仓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中显露硬核实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企业等荣誉数据不断刷新。向外,过去一年,全国唯一弗劳恩霍夫城市生态发展创新平台落地,西工大三航创新中心揭牌,首个江苏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标委会落户,持续增强企业发展韧性。值得一提的是,以舍弗勒等为代表的制造业德企加快本土化研发创新步伐,“德国标准”“德国品质”通过本土产业链供应链标准链协作,传导至“太仓制造”的各环节中。
“作为4/5G移动通信设备等产品的生产制造商,我们的产品不仅用于自身5G工厂的搭建,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中,也带动客户和核心供应商与我们进行数据连接。排产情况、物流进度等数据的实时更新对我们的内部生产管理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同维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平台总经理何亮介绍。以数实融合推动产业优化升级,2024年,我市出台“智改数转网联新三年行动计划”,召开“AI+制造业”推进会,加码设备更新改造,深化服务输出赋能,以工业互联网赋能新型工业化,全年实施数智改造项目593个,同维电子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新获评智能工厂等省级荣誉30个,“智改数转网联”规上企业诊断评估全覆盖。国家工信部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入选数量位列苏州第一。
围绕“绿色化”这一关键词,我市还出台了“工业上楼”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全力推进企业“数据得地”。积极引导企业实现从产线到产品的全过程绿色化转型,在“(近)零碳工厂”“碳中和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等方面接连取得新突破。
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直接的落脚点还是在企业。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我市持续优化惠企服务体系,推动供需更高效对接,强化人才供给支撑,完善政策服务机制,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全力营造舒心营商环境,成就了“太仓制造”核心竞争力。统计显示,2024年,全市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3400亿元,在重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实现了逆势增长。(记者 顾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