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潮"涌动 歌声飞扬 写在2015新年音乐会唱响之际
来源:本站系统
责编:网络
时间:2015-01-04
当下的跨年音乐会,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由民间“草根”自办音乐会,一年一形式,一年一花样。“我的新年我作主,我的年会我唱响”。这是近年来太仓文艺界新年音乐会的一大特色。由市文联主办的2015新年音乐会声乐专场,太仓“银潮”老年人激情高昂,歌声悠扬,集中展示了娄东大地最美夕阳红的时代风采。
2014年12月30日,离新年倒计时还剩2天。值此岁末,2015太仓市新年音乐会暨银潮合唱团成立15周年在文化馆小剧场如期唱响。来自银潮合唱团的80余名演员整装上场,老年大学50多人也前来助兴。这是举办的一场跨年盛大节目,也是捧出的一道新年艺术大餐。
让我们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走进那片晚情天地的多彩风景,聆听那些老人们发出的肺腑之声。
台前 放声高歌情满怀
在大合唱《我的祖国》的嘹亮歌声中,2015新年音乐会拉开帷幕。音乐响彻,歌声飞扬,整个小剧场成为老年人的欢乐世界。
这场新年音乐会堪称中外经典歌曲荟萃,有大合唱、男女声对唱、男声小组唱、女声小组唱、无伴奏合唱等形式,不少曲目演唱难度高,富有技巧性,还运用气声、升降音、转调等多种方法,体现了合唱艺术的丰富多样。
在所有演出节目中,不少老年人参加多个演唱节目,有的节目已多次演出获奖,是合唱团保留的经典曲目。如有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词《娄山关》,有《白毛女》选段“北风吹”、“扎红头绳”,还有前南斯拉夫歌曲《啊!朋友》、俄罗斯歌曲《伏尔加船夫曲》,也有新近排练的节目,如唱响13亿人共同追梦的《好梦中国》,
一个特别的“80后”组合《让我们荡起双桨》,令人赞叹不已。4位80岁以上的老年人佩戴红领巾,上台演唱童声歌曲,不仅返老还童,更是老当益壮。还有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女声组唱《清晨我们踏上小道》旋律清新自然,跳跃活泼、《青春舞曲》短小精悍,洋溢西域风情,男女声对唱《毛主席派人来》表达了领袖与人民之间情谊。
大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把整个新年音乐会推向高潮。
幕后 无悔排练染双鬓
一个扎根民间“草根”业余文艺社团,坚守了15年;七八十名老年人团员,唱响了15载,实属难能可贵。“老年”、“业余”、“热爱唱歌”3个关键词,对艺术团的精髓要件做了精准定位。历经15载春秋的银潮艺术团由小到大不断发展成长,终于成为苏州市、太仓市业余优秀团队。
在嘹亮动听的歌声中,这些退休的老年人,尽管两鬓悄然染白,皱纹挂上脸颊,他们还是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充满着只要能放声歌唱,大胆地唱,快乐地唱,老人们总会自觉前来,认真学唱、排练,表演,这就是合唱的魅力。经典曲目、民族音乐,这是老人合唱的主攻方向。强化声乐基本功,深化音乐内涵,提升合唱整体和谐度,提高歌曲演绎艺术性,合唱团明确目标,循序渐进,致力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
如若从退休之日算起,前来参加合唱团活动。一唱15年,也就是该到了75岁的年龄。这是“活力老年”的最佳时期。把最为宝贵的晚霞交付音乐,足见音乐的感染力,影响力。如今无论老人们退休前职业不同,地位悬殊,文化差异,但是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音乐感召下修身养性,寻觅知音,寄托情怀。
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的难免会有头痛脑热,乃是患上疾病甚至病魔缠身,只要病情稍有康复好转,他们还会来到合唱团,表达继续唱歌的心声。有人说,唱歌能把疾病抛置脑后,唱歌能让心情舒畅。有位患病术后的商贸系统退休工人说:“疾病击垮不了我,医生说我还能活多少年,我就要唱多少年,我还要唱着歌儿去见马克思呢!”一席话,道出了老人咏叹人生的境界。
合唱意味平等,合唱决定和谐。老人们豁达的人生表达和享受,从陶醉于音乐世界可见一斑。近年来,该合唱团屡次参加市内外各类文艺比赛和演出活动,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辅导 艺术执着为哪般
一个业余艺术团能否坚持下去,关键是有没有一个好的艺术指导。银潮合唱团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上了一个好的艺术指导。有着几十年音乐教育经验的王玲,把群众性音乐事业当作人生追求的奋斗目标。因此,无论排练还是教唱,或是表演,只要黑白琴键跳动,她总是用近似于“执拗”或“较真”的韧劲,排了一遍又一遍,教了一次又一次,耳朵里容不得半点的音乐瑕疵。
不计个人得失,不讲辅导报酬。就像做慈善公益那样,王玲的奉献付出不图回报,因为她对音乐的热爱是融入骨子里的。老年人对唱歌的痴迷,对音乐的钟情,让王玲放不下这群可爱的“老小孩”。老年人记性差,学了忘,忘了再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玲不厌其烦,不知疲倦。有时,一首歌反反复复要唱上几个月,才算唱出点名堂。一天不唱,隔些日子就会忘得无影无踪。尤其是对合唱的各种“加花”,如升降半音的处理,音准节奏的把握,表演动作的穿插等等。一句话,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旨在旋律更加优美,合唱更加动听。
今年69岁的王玲,还是那样精力充沛,做事认真。整天风风火火,忙忙碌碌。掐准了时间“转场”,除了辅导银潮合唱团,还有常青藤艺术团、五月风艺术团、老年大学声乐课程,以及相关部门的合唱排练。
银潮歌潮,新年吐心声。“15载的心血终究没有白费,银潮合唱团,唱响了太仓夕阳红。”王玲感慨道。(宋祖荫)
2014年12月30日,离新年倒计时还剩2天。值此岁末,2015太仓市新年音乐会暨银潮合唱团成立15周年在文化馆小剧场如期唱响。来自银潮合唱团的80余名演员整装上场,老年大学50多人也前来助兴。这是举办的一场跨年盛大节目,也是捧出的一道新年艺术大餐。
让我们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走进那片晚情天地的多彩风景,聆听那些老人们发出的肺腑之声。
台前 放声高歌情满怀
在大合唱《我的祖国》的嘹亮歌声中,2015新年音乐会拉开帷幕。音乐响彻,歌声飞扬,整个小剧场成为老年人的欢乐世界。
这场新年音乐会堪称中外经典歌曲荟萃,有大合唱、男女声对唱、男声小组唱、女声小组唱、无伴奏合唱等形式,不少曲目演唱难度高,富有技巧性,还运用气声、升降音、转调等多种方法,体现了合唱艺术的丰富多样。
在所有演出节目中,不少老年人参加多个演唱节目,有的节目已多次演出获奖,是合唱团保留的经典曲目。如有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词《娄山关》,有《白毛女》选段“北风吹”、“扎红头绳”,还有前南斯拉夫歌曲《啊!朋友》、俄罗斯歌曲《伏尔加船夫曲》,也有新近排练的节目,如唱响13亿人共同追梦的《好梦中国》,
一个特别的“80后”组合《让我们荡起双桨》,令人赞叹不已。4位80岁以上的老年人佩戴红领巾,上台演唱童声歌曲,不仅返老还童,更是老当益壮。还有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女声组唱《清晨我们踏上小道》旋律清新自然,跳跃活泼、《青春舞曲》短小精悍,洋溢西域风情,男女声对唱《毛主席派人来》表达了领袖与人民之间情谊。
大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把整个新年音乐会推向高潮。
幕后 无悔排练染双鬓
一个扎根民间“草根”业余文艺社团,坚守了15年;七八十名老年人团员,唱响了15载,实属难能可贵。“老年”、“业余”、“热爱唱歌”3个关键词,对艺术团的精髓要件做了精准定位。历经15载春秋的银潮艺术团由小到大不断发展成长,终于成为苏州市、太仓市业余优秀团队。
在嘹亮动听的歌声中,这些退休的老年人,尽管两鬓悄然染白,皱纹挂上脸颊,他们还是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充满着只要能放声歌唱,大胆地唱,快乐地唱,老人们总会自觉前来,认真学唱、排练,表演,这就是合唱的魅力。经典曲目、民族音乐,这是老人合唱的主攻方向。强化声乐基本功,深化音乐内涵,提升合唱整体和谐度,提高歌曲演绎艺术性,合唱团明确目标,循序渐进,致力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
如若从退休之日算起,前来参加合唱团活动。一唱15年,也就是该到了75岁的年龄。这是“活力老年”的最佳时期。把最为宝贵的晚霞交付音乐,足见音乐的感染力,影响力。如今无论老人们退休前职业不同,地位悬殊,文化差异,但是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音乐感召下修身养性,寻觅知音,寄托情怀。
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的难免会有头痛脑热,乃是患上疾病甚至病魔缠身,只要病情稍有康复好转,他们还会来到合唱团,表达继续唱歌的心声。有人说,唱歌能把疾病抛置脑后,唱歌能让心情舒畅。有位患病术后的商贸系统退休工人说:“疾病击垮不了我,医生说我还能活多少年,我就要唱多少年,我还要唱着歌儿去见马克思呢!”一席话,道出了老人咏叹人生的境界。
合唱意味平等,合唱决定和谐。老人们豁达的人生表达和享受,从陶醉于音乐世界可见一斑。近年来,该合唱团屡次参加市内外各类文艺比赛和演出活动,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辅导 艺术执着为哪般
一个业余艺术团能否坚持下去,关键是有没有一个好的艺术指导。银潮合唱团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上了一个好的艺术指导。有着几十年音乐教育经验的王玲,把群众性音乐事业当作人生追求的奋斗目标。因此,无论排练还是教唱,或是表演,只要黑白琴键跳动,她总是用近似于“执拗”或“较真”的韧劲,排了一遍又一遍,教了一次又一次,耳朵里容不得半点的音乐瑕疵。
不计个人得失,不讲辅导报酬。就像做慈善公益那样,王玲的奉献付出不图回报,因为她对音乐的热爱是融入骨子里的。老年人对唱歌的痴迷,对音乐的钟情,让王玲放不下这群可爱的“老小孩”。老年人记性差,学了忘,忘了再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玲不厌其烦,不知疲倦。有时,一首歌反反复复要唱上几个月,才算唱出点名堂。一天不唱,隔些日子就会忘得无影无踪。尤其是对合唱的各种“加花”,如升降半音的处理,音准节奏的把握,表演动作的穿插等等。一句话,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旨在旋律更加优美,合唱更加动听。
今年69岁的王玲,还是那样精力充沛,做事认真。整天风风火火,忙忙碌碌。掐准了时间“转场”,除了辅导银潮合唱团,还有常青藤艺术团、五月风艺术团、老年大学声乐课程,以及相关部门的合唱排练。
银潮歌潮,新年吐心声。“15载的心血终究没有白费,银潮合唱团,唱响了太仓夕阳红。”王玲感慨道。(宋祖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