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村民素质“加油站”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5-04-20
沙溪镇渠泾村的“农家书屋”远近闻名。记者走进渠泾村,看到“农家书屋”位于村部北二楼,是村便民服务中心的一部分。图书室里,4000多册书籍在书柜里列着队,期刊整整齐齐摆放在桌子上;四周的墙上布置了不少格言警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等等。
“这个工作我喜欢。”记者走进农家书屋时,负责人张耀明正将前一天还回的书销号归档。整洁的环境里散发出阵阵书香,老张的话确实所言非虚,“村领导将这么大的资产交给我管理,那是信任我,感到很自豪。”说话间,有村民前来还书、借书,老张又开始忙碌起来,在借书清册上销号、登记。前来借书的也都懂得规矩,一茬人走后,老张要巡视一遍,将没有摆好的再重新整理一遍。
太仓市“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从2006年6月起通过多种形式陆续实施,召开“农家书屋”建设现场会,积极引导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各镇结合实际,抓好规划、资金落实,共计投入300万元,用于订购图书报刊,添置书架,购买电脑设备等,同时通过资源整合,调剂和新建业务用房,加快“农家书屋”建设速度。到2007年11月底,历时一年半时间,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过验收、挂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率先实现满堂红。
全市“农家书屋”平均面积35.4平方米,平均图书拥有量1300多册。太星、新湖等部分行政村“农家书屋”图书拥有量达3000~5000册,雅鹿、中荷等行政村可与镇、市图书馆联网实现通借通换;维新等5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成为市图书馆图书流动点,50%以上的“农家书屋”与村级文化活动室、体育卫生等设施整合,成为群众综合性活动场所。现在所有“农家书屋”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正逐渐显现。(记者 徐盛兵)
“这个工作我喜欢。”记者走进农家书屋时,负责人张耀明正将前一天还回的书销号归档。整洁的环境里散发出阵阵书香,老张的话确实所言非虚,“村领导将这么大的资产交给我管理,那是信任我,感到很自豪。”说话间,有村民前来还书、借书,老张又开始忙碌起来,在借书清册上销号、登记。前来借书的也都懂得规矩,一茬人走后,老张要巡视一遍,将没有摆好的再重新整理一遍。
太仓市“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从2006年6月起通过多种形式陆续实施,召开“农家书屋”建设现场会,积极引导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各镇结合实际,抓好规划、资金落实,共计投入300万元,用于订购图书报刊,添置书架,购买电脑设备等,同时通过资源整合,调剂和新建业务用房,加快“农家书屋”建设速度。到2007年11月底,历时一年半时间,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过验收、挂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率先实现满堂红。
全市“农家书屋”平均面积35.4平方米,平均图书拥有量1300多册。太星、新湖等部分行政村“农家书屋”图书拥有量达3000~5000册,雅鹿、中荷等行政村可与镇、市图书馆联网实现通借通换;维新等5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成为市图书馆图书流动点,50%以上的“农家书屋”与村级文化活动室、体育卫生等设施整合,成为群众综合性活动场所。现在所有“农家书屋”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正逐渐显现。(记者 徐盛兵)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