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走在前列】加强基层高效治理 持续提升民生保障 江苏: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要求,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江苏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各项工作,多措并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苏台记者郭奉铭:“在南京仙林街道,每天由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组成黄马甲服务队,都会带着民情日记、巡查清单,在网格内线上线下走访两次,及时发现、实时掌握、随时记录网格内自查、排查的各类矛盾隐患。”
由于建得早,仙林街道的大成名店设计“先天不足”,线路老化、餐饮燃气等各种问题不断累积,安全隐患问题突出。然而,改造施工就意味着商户要停业配合。一开始,商户们非常抵触。街道一方面发挥网格员、志愿者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一遍遍耐心解释并根据大家意见不断修正改造方案;另一方面,以党建联盟共建为纽带,争取共建单位的支持。如今大成名店餐饮店铺的面貌焕然一新,并全部完成了气改电工作。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大成名店商户刘冬晴说:“我们之前这边有七个灶头,油烟味比较重。改造的时候也是设身处地为我们考虑,现在油烟味没了,也没有安全隐患,我们做生意心里更踏实。”
难题迎刃而解的背后靠的就是党建引领凝聚起来的治理合力。近年来,江苏大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在全国首创网格化社会治理,率先全省域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建立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抓管带”……一系列先行先试的创新探索,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综合治理能力。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说:“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指路明灯。面对基层治理的挑战和难题,我们强化党建引领、织密组织体系、整合区域聚资源,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除了做精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外,江苏还接连出台文件,引导支持各地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智慧社区建设,使基层治理更加高效,公共服务更加便捷。
苏州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永联运行中心整合了近二十个数字化平台,全部融合到一张网、一个中台。比如,随意停放车辆的,包括有些在河道边有危险行为的,我们也能够实时检测到,能够及时、就近地调动有关人员、网格人员。”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藻江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任莉说:“我们‘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主要呈现四个特点,情况早知道、需求早服务、技能早培训、人员早上岗。开设了中西面点、茶艺、收纳,包括养老、育婴这些热点的课程,帮助我们的居民去实现更高收入、更高质量的就业。”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目前,江苏共拥有城乡社区志愿者2199万人。全省95%的纠纷都能化解在基层,群众安全感达99.2%。与此同时,江苏持续加强优质资源供给,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目前,江苏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0%,护理院数量占全国总数近40%,“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乡镇全覆盖。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郭奉铭 王敏 李泽灏 浦沫瀚 供片台/常州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