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能级大提升 融合赢未来 ——太仓深入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城以港兴,港以城旺。港口与城市互相赋能、彼此成就。背靠长江第一大港,太仓用实际行动作答与港口“共生共荣共成长”的时代答卷。
去年以来,太仓将港产城一体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战略,在规划布局、功能配套等方面持续发力,高标准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精心描绘城市新图景,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依托。
以港强市 升级枢纽之城
一体化枢纽之城的澎湃雄心在这座城激荡。面对时代命题,太仓立足优势,推进“公铁水齐头并进,江海河互联互通”。
在龙江路快速化工地上,机械声隆隆作响,工人忙碌不停。作为太仓港对接虹桥开放枢纽快速通道及集疏运体系项目之一,相关部门正全力推动龙江路快速化早日完工,推动太仓快速对接上海路网体系,进一步助力太仓融入虹桥商务区,构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北向拓展带。
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港产城融合赋予无限活力。秉持 “港城即全域、城市即港城”的思路,我市以“交通先行”构建主城区、港城中心区联动发展格局。当前,总投资43.7亿元的龙江路快速化工程提速推进;滨江大道南延项目加快建设,港区与主城15分钟快速通勤路网持续完善。
此外,从全局出发,沪苏通铁路一期等“5+1”轨道交通网正加速构建,沪宁沿江高铁将于9月通车,太仓将实现与南京“一小时通勤”。随着北沿江高铁、海太长江隧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太仓服务跨江融合、南北联动的沿江综合交通走廊地位加快显现。
当前,太仓港疏港铁路已建成通车,苏太快航(杨林塘航道)精品航线运行稳定。这为太仓港口功能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助力,为太仓打造临江现代物贸基地提供了交通优势。
做优业态 打造活力之城
港通天下。世界透过港口认识太仓。经过荜路蓝缕的接续奋斗,昔日的“港镇”太仓已然蜕变为现代化“港城”。
目前,太仓港区7.92平方公里港城中心区概念性规划已编制完成,目标是打造成临沪协同、创新示范的样板区;打造成生态卓越、品质宜居的生活区;打造成现代活力与文化魅力的展示区。
围绕“聚人气、优业态、增活力”的目标,港航中心、港航大厦等项目加快推进,港城广场1号楼装修改造不断提速,与苏州书香酒店集团合作的太仓·书香酒店将于明年竣工营业,港区医院加快建设、港城第二小学已建成。另外,全球特色商品展销中心一期投入试运营,斯凯奇、之宝、利洁时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陆续进驻,不断巩固太仓港“买全球、卖全球”双向开放优势。
走进港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整齐,一棵棵苗木绿意盎然,一排排路灯崭新明亮,一个个住宅小区散发出温馨诗意,一个个商业公共设施焕发出都市气息……枝繁巢暖引凤来栖,港城品质的不断提升为港口和港产发展提供了坚实依托。今年上半年,21家院校赴“港城之约”。在实地参观中,学子们近距离感受港区魅力,感悟港口经济,共话职业规划,在港区遇见未来的自己的同时,也为太仓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丰富内涵 崛起文明之城
一座现代化之城不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当前,太仓已成功拿下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但从未有过“等一等”“歇一歇”的念头,而是以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向着新目标进发。
近日,太仓沿江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立。这是苏州首个区域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标志着太仓开启文明实践网络的“进阶”布局。该分中心将充分整合、梳理沿长江区域内各类文明实践资源,按区域分布、行业特色,在沿江企业、口岸单位、集宿园区、旅游景点、楼宇商圈、科创园区等具有辐射影响力的单位载体,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让文明之花在沿江地区更加闪耀绽放。
在文明实践结硕果的同时,太仓注重整合资源,打造品质文化生活圈,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内涵。长江文化、郑和文化是太仓的特色文化,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用好郑和文化资源,主动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发展长江游、港口游、文化游。当前,郑和公园提档升级不断提速,郑和纪念馆改造完成,长江文化对外交流公园建设正加快推进。
区域特色文化加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记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