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平台加快建设 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7-13
盛夏来临,昨日最高气温高达36℃,在市现代农业园区生物农业科研平台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在挥汗如雨地抓紧施工。
“我们公司负责的是项目内部装修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最近两天,大家冒着高温加班加点做好扫尾工作。”正在焊接多媒体设备安装底架的丁强生师傅告诉记者,为了配合相关中标企业做好设备安装工作,每天早上7时他们就开始施工了,除了中午休息一个多小时外,大家要一直忙到下午5时多。
在现场,负责该项目互动展示廊、多媒体体验区域、物联网互动等智能化设备安装的技术人员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开始着手安装各种多媒体、智能化设备,预计本月底全部安装完毕后,即可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生物农业科研平台项目是我市现代农业的科技集成创新工程,该项目集研发、中试及示范于一体。其中,现代农业园区展示厅是整个项目的一大亮点,预计8月整个项目将建成启用。据园区规划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展示厅以“一廊两翼”的布局设计为定位,以“空间模块化”为核心,结合宏观微观展示,特色体验,深度互动。整个展厅分为8个功能区,分别为八通道影院、互动展示廊、数字沙盘、多媒体体验区域、物联网互动区、乡镇展示区、农产品展示、园区企业展示等。
在市水稻生产科技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工地,记者同样见到了一片火热的施工情景。“目前,水稻生产科技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已通过验收,进入市政和装修阶段,我们正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后续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尽快建成启用。”市农委现代农业发展科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由科技服务中心、农机化服务中心等部分组成,预计今年11月可以建成启用。
作为市现代农业园区的科技平台,生物农业科研平台项目将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和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集成创新示范,进一步提升园区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市水稻生产服务中心是现代水稻产业园水稻产业实现“设施标准化、作业机械化、技术生态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农场化、管理信息化、营销品牌化”的“江苏水稻第一方”的目标定位重要管理载体、服务中心和科研平台。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农业科技平台的建成启用,将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推进水稻生产科技服务中心、生物农业科研平台等项目建设,只是我市以加快农业科技服务载体建设为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据介绍,我市将突出抓好“以绿色生产方式为引领,全面增强农业生态功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增强农业供给功能;以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为目标,全面增强农业富民功能;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等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更好地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记者 李华)
“我们公司负责的是项目内部装修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最近两天,大家冒着高温加班加点做好扫尾工作。”正在焊接多媒体设备安装底架的丁强生师傅告诉记者,为了配合相关中标企业做好设备安装工作,每天早上7时他们就开始施工了,除了中午休息一个多小时外,大家要一直忙到下午5时多。
在现场,负责该项目互动展示廊、多媒体体验区域、物联网互动等智能化设备安装的技术人员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开始着手安装各种多媒体、智能化设备,预计本月底全部安装完毕后,即可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生物农业科研平台项目是我市现代农业的科技集成创新工程,该项目集研发、中试及示范于一体。其中,现代农业园区展示厅是整个项目的一大亮点,预计8月整个项目将建成启用。据园区规划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展示厅以“一廊两翼”的布局设计为定位,以“空间模块化”为核心,结合宏观微观展示,特色体验,深度互动。整个展厅分为8个功能区,分别为八通道影院、互动展示廊、数字沙盘、多媒体体验区域、物联网互动区、乡镇展示区、农产品展示、园区企业展示等。
在市水稻生产科技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工地,记者同样见到了一片火热的施工情景。“目前,水稻生产科技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已通过验收,进入市政和装修阶段,我们正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后续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尽快建成启用。”市农委现代农业发展科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由科技服务中心、农机化服务中心等部分组成,预计今年11月可以建成启用。
作为市现代农业园区的科技平台,生物农业科研平台项目将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和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集成创新示范,进一步提升园区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市水稻生产服务中心是现代水稻产业园水稻产业实现“设施标准化、作业机械化、技术生态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农场化、管理信息化、营销品牌化”的“江苏水稻第一方”的目标定位重要管理载体、服务中心和科研平台。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农业科技平台的建成启用,将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推进水稻生产科技服务中心、生物农业科研平台等项目建设,只是我市以加快农业科技服务载体建设为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据介绍,我市将突出抓好“以绿色生产方式为引领,全面增强农业生态功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增强农业供给功能;以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为目标,全面增强农业富民功能;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等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更好地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记者 李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