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镇集成指挥中心成“样本” 参与全国首个地方标准制定 填补建设管理标准空白
近日,由城厢镇参与研究起草的《基层集成指挥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下称《规范》)经批准发布,成为全国首个基层集成指挥中心地方标准,填补了基层集成指挥中心建设管理标准空白,城厢镇集成指挥中心因此成为基层集成指挥中心的“样本”。
2021年9月,苏州市委编办决定开展基层集成指挥中心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城厢镇和虎丘区狮山街道成为试点,试点工作包括加快探索基层集成指挥中心坐席设置、人员配备标准等,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应急处置等制度,探索建立平台建设维护、数据采集共享、信息安全保密等制度,并形成一整套制度和标准体系,申报苏州市基层集成指挥中心建设与管理地方标准。今年5月,由两地研究起草的《规范》经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规范》 明确了镇(街道)集成指挥中心功能定位、场所设施、信息化建设、运行要求、人员组成、管理模式等,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城厢镇集成指挥中心于2020年建成启用。中心强化“顶层设计”引领,推动总体目标扎实落地。汇集镇、村(社区)、网格 “三级平台”各类数据,建立地理、人口、法人三大基础数据库,打通市镇两级多条线平台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借助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着力实现“三个精准”总体目标,即精准识别、精准决策、精准投放,构建数字治理体系“指挥大脑”。
中心配置指挥长、数据应用员、专职网格巡查员、坐席员、督察员等多类岗位,分工明确。详细制定会商会办、分析研判、情况报告、督办考核等多项管理制度,建立指挥调度、联动处置、处置反馈、事件回访、审核确认等机制,形成审批执法监管闭环。依托“云上城厢”平台,实现上下贯通、横向互联的指挥调度体系,有力提升基层智慧治理水平。
中心突出实战实用实效,释放政务大数据红利。开发城市更新模块,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形成城市更新管理一张图。聚焦防洪防汛工作,利用传感器技术对水闸水位实时监控,接入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重点河道,辅助指挥和调度。中心还开发了全镇房屋管理大数据库、市政交通App等确保房屋安全和市政设施管理业务的闭环。(记者 张立)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