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非遗+旅游”开拓文旅融合新模式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江苏省东海县国家级非遗水晶雕刻的创新发展之路表明,创新文旅融合模式,要以非遗传承为纽带、以旅游发展为引擎、以文化创新为动力,实现非遗、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提升文旅发展水平。
小技艺,大魅力。凭借东海水晶雕刻技艺、东海版画等非遗项目,东海县在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中找到了新的结合点。游客在欣赏精美水晶雕刻作品、体验版画制作过程时,不仅领略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也为东海文旅增添了新的吸引力。
东海县坚持守正创新,结合水晶文化、民俗风情等内容,对非遗项目进行体验性开发与利用,让“非遗可体验、文化可感知、旅游可增色”,释放出文旅融合的巨大活力。这一做法,既调动了当地民众传承非遗、发展文旅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经济的发展,是“创新文旅融合方式”的有益探索。
大文化,小切口。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以文化人、以文润心,才能涵养地方文化自信的正能量。“非遗文化节”“民俗体验周”“非遗研学之旅”……东海县结合实际创新文旅活动形式,从文旅结合小切口着手,举办一场、影响一域、带动一方,以文化滋养旅游、赋能发展,推动文旅融合水平不断提升。
文旅发展关键在融合,难点也在融合。既要保护非遗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又要推动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还要兼顾游客多元的需求,所以更需要创新发展手段和融合方法。类似“非遗+旅游”这样的尝试,正是东海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创新之举。在日常旅游中创新形式,强化文化传播作用,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有效破解了“文化展示单调、旅游体验浅薄”的问题,既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
也要看到,文旅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发特色文旅线路,开展非遗展示、文化交流等活动,为统筹非遗、旅游、文化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载体,有助于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创造性地把文化的“故事”编织成旅游的“画卷”,将文化的“体验”打造为旅游的“盛宴”,使文化的“情感”成为旅游的“纽带”,用文化的“厚重”筑牢旅游的“基石”,让文化的“沉静”化作旅游的“脉动”,将文化的“传承”塑造成旅游的“使命”,真正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文旅兴,地方旺。推进地方全面发展,文旅融合不可或缺。因地制宜,创新文旅融合抓手载体,推动非遗、旅游、文化相结合,以非遗促传承、以旅游增活力、以文化树品牌,必能不断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作者: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魏晨)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