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检官兵支持结对村建设 进一步推进军地融合发展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4-11
伴随着播种机的运转,一盘盘均匀撒着种子的育秧盘被不停地运送出来……4月8日上午8时,市现代设施农业园区禾丰种业工厂化育秧流水线已开足马力运行,浮桥镇丁泾村绿苗合作农场正在这里对蟹田种植的水稻进行育秧。
与往年不同,今年在育秧流水线前忙碌的人群中,除了绿苗农场的工作人员外,还多出了10多个年轻人的身影。他们身着作训服,在流水线上各司其职地忙碌着,有的把秧盘装上输运机,有的往机台进土口倾倒细土,有的往机台进种口放置稻种,一个个挥汗如雨,他们就是太仓边检监护二中队的官兵们。
“我们将培育秧苗3000多盘,预计4月20日前后即可插入蟹田。”采访中,浮桥镇丁泾村相关负责人说,与一般大田机插秧相比,蟹田米由于是将秧苗栽插入蟹田,水稻在生长期间都在二三十厘米深的水中,因此生长周期要长三四十天,育秧时间自然要提前一个月。
“这回可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了!”在现场,士官顾世全一边忙着摆放秧盘,一边告诉记者。顾世全说,得知村里干活人手紧缺,他和战友早上7时许就从驻地赶到育秧现场,和村合作农场的老农们一起进行工厂化育秧。边检官兵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但在运送、摆放秧盘的过程中,一直在重复着弯腰、扭身等动作,时间长了,也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
自动播种、自动洒水、自动覆土……原来,育秧可以像在工厂车间里一样流水线作业。在现场,战士们尽管辛苦,但更多的是感到新奇,他们一边忙碌着,一边不时请教现场技术人员各种问题。
在现场协调的太仓边检监护二中队中队长陈丽军说,中队与丁泾村是结对共建单位,组织官兵到合作农场参加工厂化育秧,既是为了支持村里建设,进一步推进军地融合发展,也开拓了战士们的眼界,有利于他们实地了解太仓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进一步激发大家服务、参与、支持第二故乡发展的热情。(记者 李华)
与往年不同,今年在育秧流水线前忙碌的人群中,除了绿苗农场的工作人员外,还多出了10多个年轻人的身影。他们身着作训服,在流水线上各司其职地忙碌着,有的把秧盘装上输运机,有的往机台进土口倾倒细土,有的往机台进种口放置稻种,一个个挥汗如雨,他们就是太仓边检监护二中队的官兵们。
“我们将培育秧苗3000多盘,预计4月20日前后即可插入蟹田。”采访中,浮桥镇丁泾村相关负责人说,与一般大田机插秧相比,蟹田米由于是将秧苗栽插入蟹田,水稻在生长期间都在二三十厘米深的水中,因此生长周期要长三四十天,育秧时间自然要提前一个月。
“这回可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了!”在现场,士官顾世全一边忙着摆放秧盘,一边告诉记者。顾世全说,得知村里干活人手紧缺,他和战友早上7时许就从驻地赶到育秧现场,和村合作农场的老农们一起进行工厂化育秧。边检官兵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但在运送、摆放秧盘的过程中,一直在重复着弯腰、扭身等动作,时间长了,也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
自动播种、自动洒水、自动覆土……原来,育秧可以像在工厂车间里一样流水线作业。在现场,战士们尽管辛苦,但更多的是感到新奇,他们一边忙碌着,一边不时请教现场技术人员各种问题。
在现场协调的太仓边检监护二中队中队长陈丽军说,中队与丁泾村是结对共建单位,组织官兵到合作农场参加工厂化育秧,既是为了支持村里建设,进一步推进军地融合发展,也开拓了战士们的眼界,有利于他们实地了解太仓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进一步激发大家服务、参与、支持第二故乡发展的热情。(记者 李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