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老一幼” 增进民生福祉 提前完成!江苏民政领域6项民生实事项目“交卷”
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江苏倾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6项民生实事全部提前完成。
中午时分,在常州经开区的银发助餐点——横省心餐厅里格外热闹。每天,这里轮番供应着四十多种不同的菜品。附近社区的老人可根据喜好自助点餐,不仅能够便捷支付还能享受到政府优惠的补贴。
常州市民周女士说:“我最喜欢吃的是大排。过两天来又会换别的菜品。样式多、品种多,烧得又很好吃。”
横省心餐厅选址在镇上人流量较多的阳湖广场旁,辐射5个村和6个社区,可接待200多人同时就餐。像横省心餐厅这样的助餐点,今年江苏改造提升了710个,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改造提升500个社区助餐点”的任务。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下,平价优质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让更多老年人就近就便吃上了“暖心饭”。
与此同时,为了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今年,江苏将“改造提升100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目前已改造提升1023个。在扬州方巷镇庙头村互助养老睦邻点里,老人们正在做理疗、话家常,其乐融融。
扬州市方巷镇庙头村村民万桂红说:“艾灸真好,真舒服。躺在这里很舒服,暖暖的。”
当地整合利用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闲置院落等资源,改造升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同时,引入专业的养老服务组织运营,打通农村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扬州市方巷镇庙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宏涛说:“保留了农家菜园,包括厨房等设施比较齐全,老年人可以自己在这里种菜、烹饪美食。我们也依托志愿者、义工实现了日间照料的功能。”
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改造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一项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项目不断落地,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走进淮安市新渡口街道,新投入使用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内,孩子们正在社工的带领下读绘本、做手工。未保站不断链接资源,通过对困境儿童的定期关爱走访等方式,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政策宣讲、心理疏导等个性化服务。
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姚小兮说:“我今天玩了粘土、绘画,看了《格林童话》。今天玩得很开心,下次有活动我还参加。”
淮安市淮阴区新渡口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亓翔说:“通过温暖、专业、系统化的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我们将扎实推进‘专业社工+儿童主任+志愿者’精准关爱模式,整合、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护佑辖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截至目前,包括“改造提升120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内,江苏民政领域今年的6项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部提前完成。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