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列苏州第一 消费市场“元气满满”
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积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拓市场、扩内需、促消费,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来自市商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4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高于苏州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在苏州十个板块中位居第一。
“春潮”涌动
消费活力强劲
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互联网+”正在推动新一轮消费升级。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太仓一季度消费活力强劲,其中龙头企业功不可没。”
围绕用户不断升级的健康需求,京东健康整合“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生态。一季度,太仓京东健康有限公司实现销售额9.5亿元,同比增长23.3%。作为太仓老牌民企,江苏雅鹿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对服装板块进行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开设近500家门店。在深耕线下市场的同时,雅鹿公司抓住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风口,在线上进行品牌推广运营,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雅鹿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夏志才介绍,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32.8%。
除此之外,全市大宗消费企业增长势头强劲。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7.3亿元,同比增长12.9%。粮油、食品类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103.3%;其中,佳格投资(中国)有限公司零售额1.3亿元,同比增长127.6%。服装、鞋帽、针纺织类零售额6.1亿元,同比增长4.3%。新能源汽车零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194.3%。
政策加持
消费潜力释放
亮眼的数据背后,离不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活动的加持。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太仓紧盯内贸工作促消费,围绕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庆日,积极组织调动全市商圈、汽车4S店等企业开展联合促销活动。比如,组织开展“2023乐购太仓 玉兔迎春消费季”活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在全市范围内举办百余场活动,点燃市民消费热情;出台《关于促进汽车消费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若干政策》,有效拉动汽车消费。
城市商圈是城市商业的重要载体。针对海运堤罗腾堡德风街、后浪商业街、南洋广场、华旭广场等重点商圈,我市制定了“一圈一策”工作方案,将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管理精细、服务便捷的现代商业体系。
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释放消费新动能,全力推动全市消费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同时,策划开展一系列品牌、赛事、节庆等活动,通过“重点商圈+重点商业项目+重点活动”的方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优势的商圈品牌。(记者 刘志婷)
新闻中心
更多- 集聚近150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太仓竞逐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 珀金埃尔默太仓工厂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