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向“新”而行,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
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共同成立“前沿技术研究院”,依托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组建创新联合体,扎进细分领域进行“链式创新”……各地向“新”而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
科技创新,是迫切要求,也是必然选择。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同时,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脱钩断链”“小院高墙”风险加剧,迫切需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而把握历史主动、发展主动。从发展阶段和当前形势看,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行进到关键节点,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抓住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生产力跃升机遇,将推动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由“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只有应用到产业上,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一方面,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新技术能够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深度赋能;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为科技创新丰富了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抑或是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用武之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使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对接市场需求,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一体推进技术攻关、迭代应用、生态培育。要建设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网络,优化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推进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建设,提升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要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创新人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健全完善“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活力迸发。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创新平台,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注入新动能。
向“新”而行,聚势而“强”。新征程上,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就一定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新闻中心
更多- 集聚近150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太仓竞逐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 珀金埃尔默太仓工厂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