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率先建设标准化稻麦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园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3-31
  3月29日下午,在东林合作农场一块试验田里,市农委植保站几名农技人员正忙着安装农作物病虫害监控设备。据悉,这是太仓市在全省率先建设的标准化稻麦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园。
  记者了解到,这套监测预警体系总投入80多万元,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由田间实时监测系统、虫情自动化监测系统、田间气候信息采集系统、病情实时监测系统、系统集成平台等5个部分组成。目前,主体设备已经完成安装,正抓紧相关智能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预计下月初即可启用。
  病虫防控是保障粮食丰产丰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市农委植保站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测报预警都是由人工完成,但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测报预警技术人员逐步老龄化,病虫测报岗位缺员,病虫测报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为此,近年来,太仓市逐步开始推进智慧植保工作。从去年起,市农委植保站在已有自动测报设备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与省植保站合作,探索开展农作物病虫物联网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通过智能采集、无线传输、数据分析、决策生成等先进手段,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推进病虫害测报工作信息化发展,降低测报工作强度。
  “今后,我们将通过在园内安装一套远程视频系统,完成田间实时监测;安装大螟、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监控系统、虫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实现虫情自动化监测;安装小麦赤霉病监控系统及孢子捕捉仪,实现病情实时监测。”该负责人说,这套检测预警体系主要通过性诱剂引诱并捕捉靶标害虫,并生成相关数据。目前,监测预警信息园安装了4套设备,可以同时诱捕4种靶标害虫。今后,他们可以登录农业部建设的“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实时进行病虫害情况分析。
  “这就像医院给病人拍片子,医生再根据片子诊断一样,今后,植保站可以根据监测预警体系得出的病虫害分析数据,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防治信息,提醒农民提早做好防治准备。”市农委植保站负责人介绍,这个信息园能够有效覆盖5~10万亩农田,全市近20万亩农田,只需建设2~3个信息园就够了。
  接下来,市植保站还将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集成开发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使各数据端口有效对接、相互兼容,最终实现太仓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数据自动接入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记者 李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