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办”实体化一体化运行,建立“部门指导、行业约束、居民自管、社区监督”安全管理模式—— 守护城市“烟火气”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3-05-30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行走在夜晚的城市街头,一束束灯光、一个个摊位、一间间店铺,以及空气中弥漫的阵阵香味,让人止不住沉醉驻足。随着我市消费市场平稳复苏,“夜太美”经济持续红火。娄东街道华盛园社区夜市更是人气爆棚,俨然成为了网红打卡点。为了守护这份“烟火气”,市安委办牵头推进“三办”(安委办、消委办、消防安全专项机制办)实体化一体化运行,从“小切口”入手,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建立了“部门指导、行业约束、居民自管、社区监督”的安全管理模式。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开展整改,让市民和商户安心放心享受“夜经济”。

  “破窗行动”为生命打开“逃生窗”

  “我们这儿商户较多、人员较为密集,所以华盛园菜场二楼加装防盗窗的现象十分普遍。”华盛园社区党委书记苏林介绍,这严重影响逃生和救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社区也一直想要解决这一问题。

  日前,市安委办牵头,会同娄东街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机制办和综合执法局,对华盛园菜场商铺二层防盗窗进行了拆除。 苏林详细介绍了“三步走”的整治模式。第一步,由社区前置宣传,逐户上门进行沟通,宣传拆除防盗窗、打开生命通道的必要性。第二步,由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防盗窗拆除标准及整改要求,做到应拆尽拆、应拆快拆。第三步,社区联系废品回收单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给予住户相应补贴。“现在全部整改好后,商户经营起来也更加放心。”商户老张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乐呵呵地说起自己配合整改的事。

  拧紧“安全阀”迎来八方客

  燃气和消防安全也是夜市管理的一大重点。为了找到安全防范的好法子,社区多次邀请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检查,针对小摊主安全意识弱、防范措施缺的问题,围绕气罐检验合格证、压阀连接是否正常、餐车消防设施配备、橡胶软管过长、连接管是否私自加装三通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列出清单,提出整改措施,并叮嘱夜市摊主和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落实整改。

  “他们不来帮我们查,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存在这么多安全隐患,想想都觉得后怕。”经营烤串的小王告诉记者,现在出摊做生意,安全感满满。如今,夜市上的每个摊位都按照要求配备了灭火器,燃气钢瓶上全部安装了切断阀,不仅保障了自身安全,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安全。

  同时,社区还组织商户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讲解如何预防火灾及应急办法,进一步提升了重点人群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提高了群众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杜绝“飞线充电”群策群力显智慧

  摊位、餐车多了,“飞线充电”的“老大难”问题也随之而来。乱拉乱接的飞线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

  对此,市场管理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摊位代表共同商讨对策,群策群力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市场管理方特地安装了充电桩,为摊位餐车提供免费充电服务。同时,社区不定时开展现场检查监督,发现“飞线充电”行为,立即在“夜市管理”微信群内发布警示,督促相关摊位抓紧整改。如果拒不整改,市场管理方将责令其停业三天。“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部门指导、行业约束、居民自管、社区监督’的模式就建立起来了,现在市场里再也没有出现‘飞线充电’的情况。”苏林说。

  市安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与安全并重,烟火与文明共存,“夜经济”才能行稳致远,“夜活力”才能蓬勃释放。接下来,他们将推广“部门指导、行业约束、居民自管、社区监督”的安全管理模式,助力太仓“夜”经济更好发展,让夜色下的“夜太美”更安全、更美丽。(记者 杨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