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十年的更新迭代 在老公交人张建清眼中,公交在变化,公交情却从未改变
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说起发展变化,离不开交通变迁。出行环境好不好,公共交通便不便利,除了乘车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之外,驾车的公交师傅感受最深。张建清是101路公交驾驶员,自市公交公司2008年成立起,他就已经在岗了,十多年来,公交的变化对他来说看得见、摸得着。
公交更加安全智能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一共才28个驾驶员、20多台车。”张建清告诉记者,一开始车少人少,线路又长,驾驶员轮换着开不同的线路,后来公司壮大了,才有了“专人专班”的概念。“现在仅仅我们一分公司,就有110多辆车、160多名驾驶员。”张建清说,目前,市公交公司有460多名驾驶员、347辆车,涉及70余条线路。
张建清回忆道,以前的公交车都是柴油车,车屁股经常冒黑烟,车上味道也不好闻,车厢内环境嘈杂,司机和乘客的体验都不好。而现在的新能源电车,静音效果好,座椅也舒服,更重要的是空调“给力”了。“以前空调有是有,但是因为车子漏风,所以制冷制热效果都不好。”张建清说,除此之外,车子安全性能也提高了,除了基本的安全气囊,主动安全防控系统、车道偏离预警装置、自动灭火装置、自动破玻器、安全防护门等一应俱全。
乘车的体验感越来越好,候车的环境也改善了。张建清说,以前的站台就是一根杆子,刮个风下个雨,乘客都没办法躲,而现在的智能公交亭不但能遮风挡雨,还能通过智能显示屏,让乘客了解车辆到站时间等信息,不用傻等了。
“以前坐车都是投币,有时候半天摸不出个硬币,都堵在门口。现在可以用市民卡、支付宝等多种方式支付车费,很方便。”张建清感慨道。
交通环境全面改善
公交的变化只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在小小的十米车厢里,张建清也窥见了全市交通环境的整体改善、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
张建清所驾驶的101路从城西开到电站村。他说,以前乡村道路坑坑洼洼,晴天是灰,雨天是泥,现在农路修得平坦宽阔,而且路旁环境优美、绿化美观,驾车驶过是一种视觉享受。“金仓丝路、彩虹大道等让人眼前一亮,道路环境变化很大。”记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203.004公里,其中县道公路149.178公里、乡道公路507.303公里、村道公路546.523公里,一级、二级公路占农村公路管养里程的56.2%,各项路况指数在全省居领先水平。
“乘客素质也提升了,现在是‘专人专线’,老乘客都认识我,上车都会打个招呼,像是邻居见面一样。”张建清开心地说道。
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眼神坚定向前,老公交人张建清驾驶新能源车稳步行驶在宽阔的大道上。“希望我们公交越来越好!”这是一名全身心投入公交事业的公交驾驶员的质朴心声。(记者 王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