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践生态循环农业 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5-01-12
近两年来,太仓市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积极开展系列生态循环农业、立体农业、绿色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试点开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探索。在东林农场,开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羊,创新秸秆收集技术,投入1000多万元引进韩国先进的秸秆收储机械30台套,实现搂草、打捆、青贮包膜全程机械化,去年收集秸秆近万吨。在绿苗农场,开展了300亩“稻蟹共生”新模式试验,全过程不施用农药和抗生素,水稻、河蟹和泥鳅均为生态产品,亩均增效超5000元,实现了“1+1=5”,即“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多赢效果。在海丰农场,开展“稻鸭共作”创新实践,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亩均增效1800多元。
大力开展测土配方和耕地质量监测。全市共设立基本农田耕地质量监测点10个,测土配方示范点监测29个。新建的国家级监测点去年5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成为全省标准最高的土肥质量监测点。在全国首次成功试验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在省工节本的同时,每亩增效60元。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市将全面深化与各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进一步引导各区镇加快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记者 李华)
试点开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探索。在东林农场,开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羊,创新秸秆收集技术,投入1000多万元引进韩国先进的秸秆收储机械30台套,实现搂草、打捆、青贮包膜全程机械化,去年收集秸秆近万吨。在绿苗农场,开展了300亩“稻蟹共生”新模式试验,全过程不施用农药和抗生素,水稻、河蟹和泥鳅均为生态产品,亩均增效超5000元,实现了“1+1=5”,即“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多赢效果。在海丰农场,开展“稻鸭共作”创新实践,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亩均增效1800多元。
大力开展测土配方和耕地质量监测。全市共设立基本农田耕地质量监测点10个,测土配方示范点监测29个。新建的国家级监测点去年5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成为全省标准最高的土肥质量监测点。在全国首次成功试验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在省工节本的同时,每亩增效60元。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市将全面深化与各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进一步引导各区镇加快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记者 李华)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