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口岸检出进口铬矿重大短重 为短重比例之最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1-14
  记者从太仓检验检疫局获悉,日前,一艘装载进口铬矿的货船经检验鉴定发现,货物短斤缺两严重,短重比率高达23.8%。,短重货值为9.15万美元。
  该船铬矿来自莫桑比克,重3.6万吨,鉴定人员在实施首次水尺计重时估算出其短少535吨,短重率高达14.7%。。当该船卸货完毕后,检验检疫人员再次对其实施了末次水尺计重,经过详细测量和计算,发现实际短重749吨,短重率21.1%。,货值9.15万美元。由于船方对鉴定结果持有异议,太仓检验检疫局检验人员与船长逐一核对数据,经过近两小时的反复排查,鉴定结果终于获得船方认可。在随后的水分测算中,鉴定人员发现,该批铬矿含水量达3.34%,高于装港报告显示的3.03%。因此,该轮的干重短重量达到837吨,短重率高达23.8%。,是国际散货运输短、溢重合理区间的近8倍。(记者 刘少树)
  “这是一起典型的原发货短少引发的短重案例,为太仓口岸短重比例之最,在国内各口岸实属罕见。”太仓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进口散装铬矿是太仓口岸去年新引进的矿种,全年共进口9船次,共16.1万吨,其中有8船出现短重。进口铬矿短重现象在全国口岸较为常见,检验检疫人员建议国内收货人在与供货商的贸易合同结算条款上明确规定,以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CIQ)出具的重量证书结果为结算依据,从而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