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以“十年磨一剑”顽强意志,勇攀科技“珠穆朗玛峰”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距离2035年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剩10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重要讲话必将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凝聚奋斗的“向心力”。缅甸7.9级强震后仅4小时内,14颗中国卫星就已完成组网升空,在600公里高空织就“无死角救援天眼”。以20次精准成像+19组高清影像为国际救援瞬间描绘好了“救援地图”,让联合国救援专家再次见证灾难响应中的“中国速度”。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巨轮探秘大洋,到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破圈走红。各种AI工具在中国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书写属于智能时代的“中国方案”。在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光芒,必将照亮高质量发展的前进之路。
构建优越创新环境,甘当服务的“店小二”。2025年初,“杭州六小龙”强势崛起,引发全球关注的同时,也将杭州“润物细无声”的创新创业氛围带到人们眼前。然而,除了需求一窗受理、服务一站供给、发展一帮到底的杭州政府外,上海普陀推出“人靠谱事办妥”的服务理念,以“一网通办”、“首违免罚”等政策打造新时代卓越法治政府,将冰冷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企业创新的底气,去年为企业减负700余万元;3月29日,苏州发布“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实施方案,以“真金白银”的硬核支持、“包容友好”的制度保障、“全链护航”的暖心服务让广大创新人才“来苏州、见未来、赢未来”。各地政府在争当“店小二”的过程中,持续为各种创新创造构筑起生机勃勃的科创森林。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走实强国的“长征路”。人才是第一资源。“航天之父”钱学森经历艰难险阻回归祖国,让中国人“挺直脊梁”,“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为祖国开拓核潜艇事业,“龙芯之母”黄令仪八十岁高龄时仍奋战一线,“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将一生都献给了推动新中国繁荣富强的科技事业。如今, DeepSeek公司创始人梁文锋让中国“神秘力量”撼动全球AI圈,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开创全球低成本高新能足式机器人技术先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一代科技工作者惟有接续奋斗,才能传承永不褪色的科技血脉。
新征程赋予心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如今,我们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坚定信心、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为如期实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吴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