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5年]太仓: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8-10
傍晚,市民钱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组全家人在天镜湖边游玩的照片,有广场、有拱桥、有孩子最喜欢的人造沙滩……到天镜湖边玩玩,几乎成了他家的“保留节目”。“这几年,科教新城变化太大了!”钱先生表示,这里公园越来越漂亮,周边小区越来越多,海运堤越来越长,连幼儿园和中小学都有了,这里不再叫南郊,而是科教新城了。
科教新城的变迁可以说是太仓城市变迁的缩影。过去五年间,太仓“一市双城三片区”空间布局日渐成形,城市功能载体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现代田园城市的生态宜居特色和品质得到持续提升。
拉开城市全新框架
钱先生2012年入住南城水岸,这也是科教新城最早建设的商品住宅小区,如今,上海公馆、太和丽都、绿地、水域天镜等小区早已遍布新城,桃花岛、镜湖湾等项目仍在加快建设。在钱先生的印象中,当时整个科教新城刚拉开建设框架,天镜湖才显出轮廓,海运堤一期刚刚运营,省太高、健雄二期及几个较早建设的商务楼宇、小区开工不久。
2012年,也是《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经省政府审批并正式实施的第2年。这一规划构建的“一市(太仓市)双城(主城、港城)三片区(沙溪、浏河、璜泾)”空间布局结构,为我市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确定“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城市定位奠定了基础。
在总规引领下,“一市双城三片区”建设有序推进。五年来,除了科教新城日新月异,老城区、港城和沙溪、浏河、璜泾等中心镇区的建设也得到迅速推进。在港城,建成滨江名都、上上海花城、美乐公园郡、碧桂园柏悦湾等一批房产项目,建成邻里中心等一批配套商业设施项目,还建成了和平路、长江大道等市政道路,核心区路网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颐悦园里幸福多,养老首选颐悦园,晚年颐悦美梦圆”、“颐悦园胜似家”、“环境优美,服务一流,愿颐悦园越办越好”……今年5月6日是市颐悦园开园三周年纪念日,大厅内的寄语卷轴上写满了入住老人对颐悦园这个大家庭的祝福。
2012年动工的颐悦园是近五年中我市新建的城市功能载体之一。除了颐悦园外,2012年,我市还启动了规划展示馆、美术馆、太仓名人馆的建设或改扩建。此后不久,这些场馆先后投入运行,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
除了上述的功能载体外,过去五年中,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有力推进。过去五年可以说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迅速提升的阶段,先后实施了沪通铁路、杨林塘航道整治、太仓港疏港高速公路、339省道东延新建、双浮公路、协星路北延、岳鹿路南延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市交通骨干路网日趋完善。随着沪通铁路在2014年的开建,太仓铁路建设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城市更加生态宜居
钻机在水泥地坪上打出一排排圆孔,挖掘机挥舞着巨臂,将地坪砸碎,再把混凝土块挖出……东亭南路与上海东路交界处的LOFT工业设计园原址上,老厂房的拆除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市民公园即将动工。作为最新的城市绿化项目,市民公园因为位于主城中心,面积超过300亩,具有城市森林、海绵公园等先进理念而深受市民关注。
绿色宜居是太仓城市特色之一。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市每年都实施一批公园、绿地建设或延伸提档项目,在城区实施了城北河湿地公园东延、滨河公园西段提档改造、净水公园建设等项目,在港区、长江口旅游度假区也先后启动了七浦塘湿地公园、江滩湿地公园等生态建设项目。
为了让城市更加宜居,过去五年间,我市还先后启动多次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活动,包括美丽镇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263”专项行动等,这些行动有效地改善了城乡环境,解决了一批影响环境质量的老大难问题,在造福民生、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同时,进一步显现了现代田园城市宜居宜业特色。(记者 张立)
科教新城的变迁可以说是太仓城市变迁的缩影。过去五年间,太仓“一市双城三片区”空间布局日渐成形,城市功能载体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现代田园城市的生态宜居特色和品质得到持续提升。
拉开城市全新框架
钱先生2012年入住南城水岸,这也是科教新城最早建设的商品住宅小区,如今,上海公馆、太和丽都、绿地、水域天镜等小区早已遍布新城,桃花岛、镜湖湾等项目仍在加快建设。在钱先生的印象中,当时整个科教新城刚拉开建设框架,天镜湖才显出轮廓,海运堤一期刚刚运营,省太高、健雄二期及几个较早建设的商务楼宇、小区开工不久。
2012年,也是《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经省政府审批并正式实施的第2年。这一规划构建的“一市(太仓市)双城(主城、港城)三片区(沙溪、浏河、璜泾)”空间布局结构,为我市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确定“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城市定位奠定了基础。
在总规引领下,“一市双城三片区”建设有序推进。五年来,除了科教新城日新月异,老城区、港城和沙溪、浏河、璜泾等中心镇区的建设也得到迅速推进。在港城,建成滨江名都、上上海花城、美乐公园郡、碧桂园柏悦湾等一批房产项目,建成邻里中心等一批配套商业设施项目,还建成了和平路、长江大道等市政道路,核心区路网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颐悦园里幸福多,养老首选颐悦园,晚年颐悦美梦圆”、“颐悦园胜似家”、“环境优美,服务一流,愿颐悦园越办越好”……今年5月6日是市颐悦园开园三周年纪念日,大厅内的寄语卷轴上写满了入住老人对颐悦园这个大家庭的祝福。
2012年动工的颐悦园是近五年中我市新建的城市功能载体之一。除了颐悦园外,2012年,我市还启动了规划展示馆、美术馆、太仓名人馆的建设或改扩建。此后不久,这些场馆先后投入运行,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
除了上述的功能载体外,过去五年中,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有力推进。过去五年可以说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迅速提升的阶段,先后实施了沪通铁路、杨林塘航道整治、太仓港疏港高速公路、339省道东延新建、双浮公路、协星路北延、岳鹿路南延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市交通骨干路网日趋完善。随着沪通铁路在2014年的开建,太仓铁路建设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城市更加生态宜居
钻机在水泥地坪上打出一排排圆孔,挖掘机挥舞着巨臂,将地坪砸碎,再把混凝土块挖出……东亭南路与上海东路交界处的LOFT工业设计园原址上,老厂房的拆除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市民公园即将动工。作为最新的城市绿化项目,市民公园因为位于主城中心,面积超过300亩,具有城市森林、海绵公园等先进理念而深受市民关注。
绿色宜居是太仓城市特色之一。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市每年都实施一批公园、绿地建设或延伸提档项目,在城区实施了城北河湿地公园东延、滨河公园西段提档改造、净水公园建设等项目,在港区、长江口旅游度假区也先后启动了七浦塘湿地公园、江滩湿地公园等生态建设项目。
为了让城市更加宜居,过去五年间,我市还先后启动多次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活动,包括美丽镇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263”专项行动等,这些行动有效地改善了城乡环境,解决了一批影响环境质量的老大难问题,在造福民生、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同时,进一步显现了现代田园城市宜居宜业特色。(记者 张立)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