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道与劲道的平衡
(一)
这是一个前所未遇的春天。沉寂的城市,鸟鸣啾啾,花开自落。
这是一次难以忘怀的体验。宅家的市民,倚窗观日,听风而眠。
慢下来、静下来、停下来,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
防控之要,既在于静如坐钟,也在于动如脱兔。静,是休整,潜藏着众志成城的意志;动,是冲锋,迸发出战则必胜的力量。进入防疫特殊阶段的太仓,在动静融合中,淬炼出刚柔并济的城市韧性,牢牢筑起同心战疫、共克时艰的钢铁防线。
(二)
静下来,以快为先,我们用“太仓速度”狙击疫情
与病毒较量,就是与时间赛跑,唯快方可取胜。
当阖城慢下来、静下来、停下来,“太仓速度”在另一种形态下,激活城市“免疫力”。
慢下来,与病毒的竞速更快。
从争分夺秒、抽丝剥茧的流调溯源,到快筛快检、应检尽检的核酸检测,从全程闭环、严丝合缝的转运隔离,到果断果决、令行禁止的管控封控,太仓始终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遏制病毒传播扩散。
静下来,阻击战在紧张打响。
全市上下进入应急状态,秉承“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和“内部筛净、外部堵住、货运闭环”的自我要求,尽快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全力以赴扑灭疫情。
停下来,仍有人在负重前行。
4月10日以来,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医护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于静谧中扛起担当、于危局中迎难而上,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为“太仓速度”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三)
静下来,以人为本,我们用“太仓温度”保障民生
没有谁不想被温柔以待,拳拳真情最能驱散疫霾。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太仓市委、市政府厚植为民情怀,把保供应、保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的基本要求和特殊需求。
人间温暖,不过一日三餐。
成品粮储备充足,蔬、果、油、肉、蛋、奶管够;各大商超品类齐全,线上线下都能购买;骑手、志愿者接续发力,畅通物资配送“最后50米”……特殊时期,太仓稳稳保障市民的“米袋子”足、“菜篮子”丰、“果盘子”鲜。
脉脉温情,尽在一枝一叶。
襁褓中的婴儿即将“断粮”,多部门爱心接力,迅速将特配奶粉送到“宝妈”手中;患癌的病人药盒告急,街道、社区辗转四地,9小时后连夜取回“救命药”;居家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经志愿者耐心指导,学会了线上团购买菜……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最核心的特质是,守护好每一个平凡的人。
(四)
静下来,以干为要,我们用“太仓力度”攻坚克难
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埋首实干;越是急难险重,越要抓铁有痕。
疫情防控千头万绪,太仓上下深知,只有和衷共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各项防控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花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成果——
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近7天累计下沉服务6万余人次,增援防疫一线;自主研发上线并推行“货运码”,大幅提高货运车辆通行效率,保障物流畅通;针对沿沪边界、水陆交通要道沿线,采取盯紧看牢、严防死守的“笨办法”,坚决不放进一个传播源,做好外防输入;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用好大数据研判“新技术”,动态调整核酸检测工作方法方案,全力内防反弹;派出医务骨干,送去生活物资,开辟沪太两港水上绿色通道,加大“陆改水”力度,支援上海防疫……
脚踏实地,何惧险阻。在日夜交替、风雨交加、冷热交织中,足下有力的太仓人,誓要看到前方最美的风景。
(五)
快慢并行、刚柔并济,停行有序、张弛有度,静道与劲道的平衡,是实力、是耐力、更是定力的彰显。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
眼下,本土疫情总体趋于稳定,但周边城市疫情仍处于高位流行,太仓面临的防控形势依然异常严峻。我们要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微知著的敏锐、可感可触的韧性,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全面打赢这场遭遇战、保卫战、歼灭战。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待疫情消退、山河无恙,愿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个陌上青青、莺吟燕舞的春天里,邂逅所有的美好。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