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挑战 把握经济创新发展新机遇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6-20
  6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中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董锡健为太仓市党员领导干部作了题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挑战’,把握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新机遇”的专题授课,他重点契合太仓实际,对优化发展“产业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业经济”、提升产业经济“软实力”以及与上海互动合作发展等提出了诸多有针对性的中肯建议。
  优化发展产业经济
  董锡健认为,太仓应该充分发挥综合区位、资源禀赋与实力优势,争取将国家与江苏省、苏州市层面的“新兴产业”、“先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优先在太仓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级的商务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产业载体进行布局立项,以获取互动发展效应和“同心园”发展的“双重”名分效应。他希望太仓优先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生命健康产业、现有新材料产业、都市时尚产业、循环经济产业、新能源应用系统集成产业、商务船舶“船配船饰”与“游艇产业”。
  创新发展服务业经济
  太仓拥有创新发展产业经济服务业的资源优势与条件,是江苏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拥有全国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呈现大量中德企业合作发展溢出的互动服务商机;是江苏省首批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拥有发展海内外外包服务业的广阔前景。董锡健希望太仓市在加快驱动产业经济转型发展与优化升级进程中,集成资源、抢占先机,着力发展具有自主话语权与区域辐射优势的高端服务业、特色服务业,以加快实现“太仓制造”向“太仓智造”以及“太仓服务型制造”衍生与发展。
  提升区域经济“软实力”
  董锡健认为,太仓要充分发挥国家与省、市层面给予各项“先行先试”机会的优势,建议太仓率先创建“太仓市区域与产业经济重大项目题材研发中心”。在“十三五”期间,加强研发平台与研发载体的建设,知识产权与品牌资源的经营,技术营销与技术成果的交易,商业模式的整合与创新,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储备和职业发展的全程支持等,加快提升产业经济与服务经济“软实力”,打造太仓市产业经济“升级版”,集聚“正能量”,储备“综合竞争力”。
  融入上海 互动发展
  太仓处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上海“五大中心”建设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太仓接轨上海成效明显,沪通铁路开工建设,沪太区域联动共建机制不断完善,两地产业、交通对接快速推进。董锡健希望太仓与上海的各项战略进行对接,抢时间、争空间,以自己的积极作为求得未来的发展地位。(记者 徐盛兵)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