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强村 聚焦富民 城厢镇电站村农旅路越走越宽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8-08

房车基地上的房车。

田园驿站休闲木屋。
蓝莓才下市,葡萄园里采摘市民又络绎不绝;梨园果实累累,每天都有三四千公斤梨从这里走上市场;鱼塘边“田园驿站”的休闲木屋开放不久,仗义泾边的房车基地又开始试营业……城厢镇的电站生态园是我市最早建设的林果基地之一,电站村正利用这一传统优势,加速发展农业旅游,全力打造集特色林果种植与休闲旅游于一体、业态更完善的生态园。
强基固本 有新果品更有新销路
梨是电站生态园中除了葡萄以外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梨园位于电站生态园的西面。上周六上午,记者来到生态园时,正碰上工人在采梨。
工人男女分工不同,女的负责到园中采,采的梨装满一篓后,男的负责接过来,倒到塑料大筐中,最后再把筐装到车中,一车装满后马上运到仓库分选包装。
工人李师傅告诉记者,当天采梨的工人共有20个,采3篓梨可以装满2筐,大约50公斤,大家从早上6时就开始采摘,现在采最后一车,因为梨园开采已经有20多天,当天采梨的这个区域是第二次采摘,梨稍小一些,加上这最后一车,当天共采梨约3000公斤,前几天第一次采的时候,每天都有四五千公斤,过几天采最西边的晚梨,每天又能采5000多公斤。
生态园相关负责人沈小芬告诉记者,林果产品是生态园发展的根本,为了保持优势,这些年每年都会引进一些新品,现在生态园里几乎一年四季都有林果上市,前一阵是枇杷和蓝莓,其中蓝莓是第一次上市,现在主要是黄桃、梨和葡萄,园内的梨和葡萄品种较多,早、中、晚熟的都有,因此上市的周期很长。
沈小芬介绍说,在林果产品越来越多的同时,林果销售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最早的时候,只有上市销售一条路,前两年生态园又发展了采摘,让采摘成为电站村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既增加收益,也带来人气。今年,电站村和上海、苏州及太仓的3家企业联合成立白玉兰旅游公司,公司的一项业务是农产品销售,虽然才成立,但已经接到了不少大订单,梨和葡萄一单都是几百箱,甚至一千多箱,销路更广了。
做精细节 环境更美游客更舒适
葡萄是电站生态园最早种植的农产品,也是最有知名度的农产品,葡萄园也是生态园中最大的果园。
这两年,生态园中的葡萄园也在悄悄“变脸”,入口通道两边“迎客”的葡萄藤根部,以前是光秃秃的,现在经过整修,根部已打上一圈小木桩进行了美化,整个通道比原来美观很多。通道边以前随意放置供游客休息的塑料桌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木制的秋千椅和休闲桌椅,这些桌椅还被加工成了手推车的样子。在生态园的其他地方,这样的秋千椅和休闲桌椅也有不少,而以前,这些地方都没有可供游客休息的桌椅。
电站村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生态园注重林果种植,总觉得产品好就行,对这种细节并不关注,但这两年一直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比如今年,一方面在每个园的入口处都建了一些木制门楼,上面写清了梨园、葡萄园等,不仅美观,再配上各个路口的指示牌,也方便游客寻找;另一方面在一些边角地种上草花,同时对原来路边比较单调的灌木进行调整,间隔种上月季、草花等,这些花盛开时,特别漂亮,给整个生态园增色不少。
补齐短板 住在电站不再是难题
仗义泾是横穿电站生态园的一条小河,以往河两岸都是村民拆迁后留下的宅基地,虽然是闲置的宅基地,但有树木有竹林,环境很不错。现在这里的树下、竹林边多了9辆房车,一个房车基地已经基本建成。
电站村相关负责人杨丽告诉记者,这个房车基地是白玉兰旅游公司建设的,目前共有9辆固定式房车,还会陆续有房车运来,以后既可以出租房车,让普通市民体验,也可出租车位,让周边房车车主来这里度假。现在一方面还在加快建设配套使用的沐浴、休闲设施,另一方面已开始试营业,有几个比较大的团队来游玩,小木屋住不下,推荐他们住房车,结果也很受欢迎。
杨丽所说的小木屋就是今年5月才对外营业的田园驿站休闲木屋,木屋共8间,环绕垂钓中心的一个鱼塘而建,边上还配套建了一个咖啡屋。
记者看到,这8间木屋环绕着鱼塘,木屋外面贴了木板,顶上铺了茅草,看上去很有乡野情趣。木屋分为单间和亲子套间两种,其实单间也是套间,里面有设施齐全的卫生间,有放着棋牌桌的小客厅,但卧室只有一间,里面放着两张床,而亲子套间则多了一个小房间。每个木屋靠近水面的一侧,都有一个钓台,可以休息,也可以用来垂钓。因为环境好,也可以打牌、垂钓,这些小木屋营业以来的入住情况一直不错。
“住”一直是电站农业旅游中缺失的一环,现在小木屋和房车基地的建成,这个短板正在被补上。记者同时了解到,另一个可以入住更多游客的项目——电站宾馆也已进入建设相关手续的报批中,手续完备后就会动工,很快住在电站村将不再是难题。
采访札记
>>>
记者曾经很多次到电站生态园采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里又有了新变化,像今年印象很深的,就有好几次:一次是春天时,路边、空地上开满了格桑花,在开心农场附近一条路边上,格桑花像大彩带绵延三四里;一次是数百亩休耕轮作的土地全部种上紫云英,耕地得到休整的同时,也为生态园带来了一个新亮点;还有休闲木屋、老兵茶坊开放,房车基地试营业等。
这些都是这个老牌林果基地在向新目标,即农旅融合发展作出的尝试。作为一个在我市和周边区域都有一定知名度的林果基地,选择这样的新目标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这样既可以利用林果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吸引游客,也可以依靠游客,更好地带动农产品的销售。选择这样的融合发展也是艰辛的,因为有了好的环境、有了优质的农产品并不能马上吸引到游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比以往建设林果基地时还要多。
令人欣喜的是,在付出的同时,电站村的收获也越来越多,采摘园中的游客、电站农庄里的食客,以及经常一房难求的小木屋都是证明,电站生态园的农旅融合路正越走越宽。(记者 张立 文/图)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