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一把尺子,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检验着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昨日,2023企业家幸福感营商对话暨制造业立市苏州论坛主论坛暨颁奖典礼在太举行。我市蝉联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榜首,这是对太仓营商环境的最高褒奖。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健康成长的沃土,吸引产业集聚的平台,更是一个地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从产业层面看,我市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从而有效集聚高端要素,实现重点产业不断向“高精尖”迈进。从内生动力看,公平、透明、高效和亲而有界、清而有为的营商环境,吸引各类高端资源要素快速集聚,推动经济从成本优势向“环境优势”转变。有了“环境优势”,则能更好地吸引企业、留住企业,助力企业发展。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营商环境优化的软实力。政府诚信是投资信心的保障,是招商引资最好的名片,也是最基本的营商环境。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带头守信,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亲和力。一方面,要让惠企承诺落到实处,确保政策执行“不打折”、落实“不走样”,做到以诚待商、以信招商,言必信、行必果,让依法行政、守信践诺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坚持政务公开,加快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构建透明规范的阳光政务环境。
时代在发展,很多事物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优化营商环境同样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一个地方的创新环境越好,企业发展就会如鱼得水、养分充足。对很多企业,特别是对科创企业和新经济新业态来说,它们可能更看重创新环境。因为这关系到市场竞争力,关系到企业兴衰乃至存亡。如何提升创新环境?这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提升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主动找差距、补短板,不断调整方向和着力点,时刻倾听企业呼声,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像抓好安全生产那样,在思想上时刻绷紧营商环境这根弦,才能不断为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创造良好环境,从而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汇聚澎湃动能。(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