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分组讨论摘要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12-16
“报告对宏观形势吃得准、看得透,所提的发展目标明确,实现路径清晰,保障措施到位,一定能够引领全市人民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2月15日上午,与会人员热烈讨论太仓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报告。展望明年,他们信心满怀,表示将在全会精神指引下,奋力实现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
稳增快转
谋求经济新发展
“今年全市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规模,明年将继续推动千企升级,使规模工业能够获得5%的增长。”面对新常态下如何稳增快转,市经信委主任蔡东辉说,将调整新兴产业目录,对接德国工业,深化中德合作,全面助推工业经济提质增量,同时培育新产业,引进生物医药、3D打印等新项目;推广新模式,让企业从资产型投资转变成资本型投资,推动工业经济从传统向创新转型。
市商务局局长陆定峰表示,我市要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外溢效应、中德合作基地的品牌效应以及“一带一路”的政策效应等优势,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市科技局局长朱永明说,经济的稳增快转需要科技创新,明年我市将积极推进对中小微企业的三年培育计划,帮助这些企业开展创新,推动升级,全方位扶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晓芸表示,将开展“人才强企”系列工程,在企业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柔性引才等方面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提升载体功能,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我们要在重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在接轨上海、沿沪经济带上做出新作为。”科教新城党工委书记施燕萍说,科教新城将在产业规划上紧跟上海,围绕游戏、影视,更快地聚焦和突破;重抓重大项目的落户,确保2015年再有几个大项目落地。
各镇区主要负责人表示,明年将在“好”字上下功夫,不断优化路径选择,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以人为本
民生幸福再提升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05元、23698元……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得到稳步提升,这是民生幸福的基础。”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王文尉说,明年,太仓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拓展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渠道,更好地推动城乡居民增收。
市人社局局长陆俊说,太仓的社会保障工作按照国家总体要求并结合实际,在就医、养老、文化、居住等方面全面推进。在新常态下,群众期盼不断提高,市人社局将在职责范围内吃透国家政策,结合太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为老百姓谋福祉。
市教育局局长周鸿斌说,太仓市已连续多年将校舍升级工程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市镇两级累积投入在30亿元左右,多所学校改扩建或异地新建。今后,教育部门将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探索信息化建设,加快“智慧教室”建设步伐。
市交运局局长徐韬表示,出行是否方便是群众关注的一个焦点。明年,太仓市将新建上海(虹桥)航站楼及旅游集散中心,加密沪浏快线班次密度,延长首末班时间,开通科教新城公交站至虹桥枢纽的直达快线;全面开工建设沙溪客运站、科教新城客运站、双凤客运站,开通璜泾、沙溪等乡镇到朝阳路站的南北直达快线;开通市区至金仓湖、沙溪古镇、现代农业园等各旅游景点的双休日及节假日旅游观光专线;推出60~69周岁老人乘车5折优惠。
市文联主席汪放表示,今年政府实事工程为群众搭造好了文化演出的舞台。今后,文化系统要利用好舞台,充分发挥文化协会中各类文艺骨干的带头作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开放透明
依法治市上台阶
“报告提出,2015年将推进依法治市,创建法治建设先导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研究室主任杨喜良表示,市人大明年应以“加强法治建设”为己任,依法履行人大工作职责,努力推进太仓依法治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法制办主任徐志豪表示,法制办将积极参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综合执法长效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完善行政裁量、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等制度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
市司法局局长顾潇军说,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是明智之举。政法各部门要全面推行司法公开,扩大人民群众了解、参与、监督司法的渠道,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从严治党
作风建设作保障
“港区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决克服‘为官不为’现象。”港区纪工委副书记展建良表示,港区将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灌输到每一位干部的脑子中、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成为行动遵循和奋斗目标,做到履职尽责、适应新常态。
新区财政局局长高秀娥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必须理清勤、廉关系,要在廉洁的前提下,勇于担当,既要克服“为官不廉”,也要克服“为官不为”,使新区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邱根生表示,市纪委监察局将把工作重点转到监督、执纪、问责上,进一步推进“三转”,抓好“两个责任”的落实,以强化监督祛除为官不为、廉而不勤,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以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加强预防腐败工作,服务、保障好整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稳增快转
谋求经济新发展
“今年全市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规模,明年将继续推动千企升级,使规模工业能够获得5%的增长。”面对新常态下如何稳增快转,市经信委主任蔡东辉说,将调整新兴产业目录,对接德国工业,深化中德合作,全面助推工业经济提质增量,同时培育新产业,引进生物医药、3D打印等新项目;推广新模式,让企业从资产型投资转变成资本型投资,推动工业经济从传统向创新转型。
市商务局局长陆定峰表示,我市要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外溢效应、中德合作基地的品牌效应以及“一带一路”的政策效应等优势,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市科技局局长朱永明说,经济的稳增快转需要科技创新,明年我市将积极推进对中小微企业的三年培育计划,帮助这些企业开展创新,推动升级,全方位扶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晓芸表示,将开展“人才强企”系列工程,在企业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柔性引才等方面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提升载体功能,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我们要在重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在接轨上海、沿沪经济带上做出新作为。”科教新城党工委书记施燕萍说,科教新城将在产业规划上紧跟上海,围绕游戏、影视,更快地聚焦和突破;重抓重大项目的落户,确保2015年再有几个大项目落地。
各镇区主要负责人表示,明年将在“好”字上下功夫,不断优化路径选择,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以人为本
民生幸福再提升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05元、23698元……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得到稳步提升,这是民生幸福的基础。”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王文尉说,明年,太仓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拓展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渠道,更好地推动城乡居民增收。
市人社局局长陆俊说,太仓的社会保障工作按照国家总体要求并结合实际,在就医、养老、文化、居住等方面全面推进。在新常态下,群众期盼不断提高,市人社局将在职责范围内吃透国家政策,结合太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为老百姓谋福祉。
市教育局局长周鸿斌说,太仓市已连续多年将校舍升级工程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市镇两级累积投入在30亿元左右,多所学校改扩建或异地新建。今后,教育部门将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探索信息化建设,加快“智慧教室”建设步伐。
市交运局局长徐韬表示,出行是否方便是群众关注的一个焦点。明年,太仓市将新建上海(虹桥)航站楼及旅游集散中心,加密沪浏快线班次密度,延长首末班时间,开通科教新城公交站至虹桥枢纽的直达快线;全面开工建设沙溪客运站、科教新城客运站、双凤客运站,开通璜泾、沙溪等乡镇到朝阳路站的南北直达快线;开通市区至金仓湖、沙溪古镇、现代农业园等各旅游景点的双休日及节假日旅游观光专线;推出60~69周岁老人乘车5折优惠。
市文联主席汪放表示,今年政府实事工程为群众搭造好了文化演出的舞台。今后,文化系统要利用好舞台,充分发挥文化协会中各类文艺骨干的带头作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开放透明
依法治市上台阶
“报告提出,2015年将推进依法治市,创建法治建设先导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研究室主任杨喜良表示,市人大明年应以“加强法治建设”为己任,依法履行人大工作职责,努力推进太仓依法治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法制办主任徐志豪表示,法制办将积极参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综合执法长效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完善行政裁量、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等制度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
市司法局局长顾潇军说,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是明智之举。政法各部门要全面推行司法公开,扩大人民群众了解、参与、监督司法的渠道,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从严治党
作风建设作保障
“港区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决克服‘为官不为’现象。”港区纪工委副书记展建良表示,港区将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灌输到每一位干部的脑子中、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成为行动遵循和奋斗目标,做到履职尽责、适应新常态。
新区财政局局长高秀娥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必须理清勤、廉关系,要在廉洁的前提下,勇于担当,既要克服“为官不廉”,也要克服“为官不为”,使新区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邱根生表示,市纪委监察局将把工作重点转到监督、执纪、问责上,进一步推进“三转”,抓好“两个责任”的落实,以强化监督祛除为官不为、廉而不勤,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以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加强预防腐败工作,服务、保障好整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