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镇深耕红白事领域,推出多项实在且实用的举措—— 打出移风易俗“组合拳”
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的多了……如今,在沙溪镇的各村(社区),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为进一步唱响“新风起沙溪 乡俗化民心”的移风易俗主旋律,沙溪镇立足实际情况,深耕红白事领域,推出多项实在且实用的举措,打出了一套移风易俗“组合拳”,进一步推进了文明乡风建设。
■志愿监督员“督”出新风尚
“今天,在路上巧遇一位原本计划2月8日办婚事的村民,经过劝说之后,他决定延期简办婚礼。”
“喜事的礼金轻了,白事的规模也小了,还有每年禁放烟花也成为大家共同的意识,文明过节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
这些话来自沙溪镇移风易俗志愿监督员的日志。
今年,为充分发挥基层红白理事会作用,大力宣传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沙溪镇各村因地制宜成立了移风易俗志愿监督员队伍。
这些监督员不仅积极向村民们宣传移风易俗知识、发放“人情减负清朗新春”倡议书等,也会将自己了解到的移风易俗民情写进日志。最关键的是,他们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有效地解决。
■专业人员提供贴心的咨询服务
“喂,梁阿姨,我儿子今年秋天结婚,当地有啥习俗想咨询你。”每天,古镇上“公益婚纱幸福小站”的负责人梁雪芳都会接到这样的咨询电话。
“公益婚纱幸福小站”是沙溪镇“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爱心项目,小站不仅提供婚纱礼服免费租赁服务,还引入专项志愿服务,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与载体。梁雪芳负责“小站”的日常运营,也是沙溪镇红白事志愿服务指导队队长,负责解答群众的疑问。目前,沙溪镇在每个村(社区)都设立了红白事指导小组,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解答群众咨询。
在沙溪镇各个村和社区的宣传栏或办事大厅的显著位置,都会看到“沙溪镇红白事指导手册”。这本手册以漫画的形式介绍了当地红白事风俗、婚嫁标准、奖励政策等。
■制定村规民约,建立长效机制
在沙溪“古韵新风”文明街区的客服中心一楼大厅,有一张展示地图。这张地图上标注了沙溪镇所有正在运营的会所,每个会所的情况、桌数、电话等一目了然。
“正酒席的菜品符合规定,每桌不超过1200元,且不上高档菜肴的,可享受1000元奖励”“由本村红事服务队免费策划主持举办婚庆仪式,办喜事家庭可享受1000元奖励”……这是《中荷村移风易俗工作方案》里面的内容。
在移风易俗工作中,沙溪镇去年推出《沙溪镇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指导意见》,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和红白事办理流程,对礼金数量、酒席规模、烟酒档次等标准作出相应规定,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践行,倡导文明新风。(记者 薛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