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同治还河水清清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3-06-05

  南长春河是老城区一条小河,东起长埭路、西迄西城河,长550余米,平均宽度约10米。由于水流不畅加上两岸居民小区密集,南长春河水质长期不稳定,是典型的老城区黑臭水体。去年7月,城厢镇启动南长春河生态治理提升项目,岸上重整水管,水下采取多重技术,现在南长春河不仅河水清了,还有了一片漂亮的“水下森林”。

  记者曾多次来到南长春河边,以往这条河给人的印象是“黑、臭”,河水污浊发黑,离河老远就能闻到臭味。而现在,南长春河完全大变样,河水不仅没有散发异味,而且清澈见底,水中水草摇曳,再加上曝气喷泉和水上花坛的美化效果,景观十分优美,俨然从臭水沟蜕变为一条景观河。

  “从没想到这条河会变得这么清,景观这么好!”果园一村居民姚先生告诉记者,以前的南长春河,一年到头河水都很浑浊,尤其是下雨之后,河底的淤泥翻上来,河水更是黑得像墨汁,虽然他家与南长春河隔着一排居民楼,但经常能闻到臭味,天热时,气味更是让人受不了。南长春河也曾经历过几次治理,比如冲浆清淤、种植水生植物等,但要么效果不明显,要么一时有点作用但没多长时间就恢复原样。只有这一次,治理过后已有大半年,河水一直很清澈,景观也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以往南长春河水质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这条河是断头浜,水利不畅;二是河两岸居民小区众多,南岸有果园一村、果园二村、上海花园,北岸有梅园新村、金色江南,其中不少是老旧小区,地下管网陈旧,存在雨污管混接、错接现象,导致部分生活污水从雨水排口直排入河,加剧了水质恶化。

  城厢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长春河生态治理提升项目中,首先是对周边老旧小区的雨污管网进行了彻底排查,对混接、错接的管道进行了整改,确保生活污水不再混入雨水管网排入南长春河,从源头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针对水质提升改造,则是综合采取多项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种植苦草,用苦草净化水质,修复水生态。栽种苦草前,还清理了河底淤泥,并在河底铺垫了新土。苦草是一种多年生的沉水草本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磷、氮等微量元素,抑制藻类生长,配合投放的水生动物、微生物,形成共生体系的生态自净系统,从而使南长春河水体更加清澈,同时,摇曳的苦草还构建出别致的“水下森林”景观。

  记者了解到,除了种植苦草、形成自净系统外,针对南长春河水流不畅的特点,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在河底铺设了管道,将水从西城河抽至南长春河最东端,让河水循环起来,并在南长春河最东端建成一个装满吸附陶球的生态滤池,进一步提升河道水质。此外,还采用了曝气增氧、种植其它水生植物等技术与方法,最终使南长春河有了彻底的改观。

  目前,城厢镇还在伟阳社区的紫藤门港以及东林村的部分河道实施了类似的生态治理提升项目,今年,该镇将继续总结经验,对多条河道实施治理。(记者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