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火,一套拳;一声哨,一本账
编者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征程上的使命任务,吹响了新的进军号角。天津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辽阔征程中展现更多“天津作为”?津云陆续推出系列观察类述评,力求从你我共同的细微经历,生动展现出全市人民在新赶考路上的奋进与担当。今日刊发第二篇,敬请关注。
10月26日中午,秋阳和煦静洒,津城层林尽染。
天津东丽区马三立老人园里,护理部主任张晓静提醒一身基础病的82岁老人孙燕敏,说天气预报马上要降温。“不怕,马上咱就供暖了。小张你信不信?今年还是11月1日,没几天了。”
2小时后,她们的手机里都蹦出了那条温暖的信息:“11月1日零时起正式供热,达标运行。”
“又又又又又,又!”朋友圈里, 大家计算着幸福来敲门的时间。
一条温暖的推送,一片真情的回响。仅仅是一个小时之后,津云微信的后台就有了上千条留言,90%以上都是真情回馈。“感谢党!这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万分感谢!”“谢谢天津市领导!为咱老百姓办实事!”“谢谢天津,第一年来天津被暖到了(比心)”……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天津一直着力于此、笃行不怠!这种保障和改善,是千万人规模级别的共享,比如提前供暖是数十亿的投入,凸显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
(二)一套组合拳,一本良心账
初冬的一把提前点燃的火,背后是一套复杂的“组合拳”。

“以人民为中心”的“大理念”,陈师傅、赵大爷这样的普通百姓,是通过生活里的一件件事得到的深切体会。如果非要算账,这可能是最好的会计也不能完全算清楚,却又是耄耋老人掰着手指头也能讲明白的——连续多年将75%的财政收入切给民生,即便在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骤增、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也绝不含糊、绝不动摇,这是天津坚定不移的执行力,也是天津纯粹朴素的温情!

(三)“不要怕老百姓占便宜!”
这两天,到和平区南营门街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老年人逐渐多了起来。这里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特色“助浴”服务,解决老人冬天“洗澡”的问题。
“冬天在家洗澡地方小,保暖做不好容易感冒。家人帮我洗得累一身汗,又怕我摔着。”南营门街社区居民张淑文患有脑梗后遗症,她告诉记者,街里助浴中心的服务正好解决了自己冬天洗澡的大问题。
洗澡难,是很多老年人都会遇到的难言之隐。在“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中了解到老人们的需求后,和平区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解题思路”——建立南营门街老年助浴中心,同时举一反三,将助浴服务纳入“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支持范围,困扰南营门街老年人的“洗澡难”问题得以解决。助浴中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提供接驳服务,设置接驳车和轮椅接送老人……
民有所忧,我有所为。民有所嘱,我有所行。
“社区吹哨,我们报到。”一声哨响,提神醒脑,让“你我”时刻警醒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敢忘怀须臾。
“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在天津,从念好“人民大学”到创建“向群众汇报”机制,从“和平夜话”到满城“海河夜话”,从“扎根网格、血脉相融”到“来家坐坐、向您汇报”……
“不要怕老百姓占便宜!”天津红桥区郭家菜园窝棚人家搬迁过程中,无一人对安置政策提出异议,无一人上访,无一户被强制搬迁,其工作之暖、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赞叹。《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点赞天津解决群众困难,下大力气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随后又刊发评论,认为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
(四)这个“第一”,请坚持到底!
中国式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那种以资本为中心,“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两极分化之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民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其“新”在共享,“难”在全民。据《高质量发展蓝皮书(2020)》发布的中国经济共享发展指数显示,在全民共享发展方面,天津位居全国各地区第1名,并且在“十三五”期间始终保持在这一位置。
如何看这个第一?该蓝皮书的执行主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邹一南说,近年来天津财政支出75%用于民生领域,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红利。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说:“全民共享指标里,很突出的一点是居民收入的差距和享受医疗、社保、公共服务的差距,这表明天津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卓有成效,在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上成绩斐然。”
“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