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人们关注传承传统习俗 义工送出5000份腊八粥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5-01-28
1月27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很多地方,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提水、备柴、洗米、生火……凌晨4点开始,施亮等义工就在沙溪镇长寿寺忙碌起来。
“我主要负责运送熬腊八粥用的水,另外还有两名义工负责运送柴火和烧火。”现年37岁的施亮说,他是昆山人,在当地一家企业工作,为来太仓煮腊八粥,他特意请了两天假。从26日中午12点30分一直忙到当晚11点多;27日凌晨4点多一直到中午12点多……这两天来,他们一共准备了近万人份的腊八粥,仅在沙溪医院和菜场等地就送出了5000份粥。
粥要在大锅中经旺火慢慢熬制才好吃。现在普通居民家很少有土灶,即便是有人在腊八节这天煮腊八粥,也不是以前那个味道了。在现场帮忙的胡霞萍说,她之所以选择和朋友一起来做义工施粥,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去传承腊八这一传统习俗。
“我们既有用糯米、小米、黑豆、红枣、桂圆、莲子、花生、葡萄干等原料熬制的甜腊八粥,也准备了糯米、大白菜、木耳、花生、香菇、芸豆等熬制的咸腊八粥。目前,沙溪镇上起码有几千人喝了我们熬的粥。”沙溪镇居民朱阿婆已是第5年前来当义工了。她告诉记者,为了帮大家熬粥,她们姐妹4个齐上阵,有的在大灶前熬粥,有的施粥,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最近两天,20多名义工熬制腊八粥,光米就用掉了400多斤。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每逢腊月初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孙忠伟是土生土长的“老太仓”,提起腊八粥的由来,他如数家珍。
太仓人吃腊八粥源远流长,起码有几百年的历史。清《嘉庆直隶太仓州志》记道:“十二月八日以姜菜杂果和豆米为粥谓之腊八粥。”《茜泾记略》也有记载。据他介绍,在太仓民间还有一个关于腊八粥的传说。当年明朝开国皇帝在攻打南京时,很多人为了躲避兵灾,四处逃难。太仓这样一个百姓生活较为殷实的鱼米之乡,自然吸引了很多难民聚集在大街小巷。当时恰逢一年中较冷的腊月初八,为了不使逃难的人冻死、饿死,有很多寺庙和好心的富户,纷纷拿出家里的各种余粮,混在一起熬粥施舍给难民吃。于是,每年的腊月初八,大家都开始熬粥,不仅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还可以全家人一起喝。
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对此,一位多年从事民俗研究的人士说,每年腊八节,太仓不少寺庙、热心公益的社会团体“施粥”,这既是一种传统节日风俗的传承,更营造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温馨氛围。(记者 李华)
“我主要负责运送熬腊八粥用的水,另外还有两名义工负责运送柴火和烧火。”现年37岁的施亮说,他是昆山人,在当地一家企业工作,为来太仓煮腊八粥,他特意请了两天假。从26日中午12点30分一直忙到当晚11点多;27日凌晨4点多一直到中午12点多……这两天来,他们一共准备了近万人份的腊八粥,仅在沙溪医院和菜场等地就送出了5000份粥。
粥要在大锅中经旺火慢慢熬制才好吃。现在普通居民家很少有土灶,即便是有人在腊八节这天煮腊八粥,也不是以前那个味道了。在现场帮忙的胡霞萍说,她之所以选择和朋友一起来做义工施粥,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去传承腊八这一传统习俗。
“我们既有用糯米、小米、黑豆、红枣、桂圆、莲子、花生、葡萄干等原料熬制的甜腊八粥,也准备了糯米、大白菜、木耳、花生、香菇、芸豆等熬制的咸腊八粥。目前,沙溪镇上起码有几千人喝了我们熬的粥。”沙溪镇居民朱阿婆已是第5年前来当义工了。她告诉记者,为了帮大家熬粥,她们姐妹4个齐上阵,有的在大灶前熬粥,有的施粥,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最近两天,20多名义工熬制腊八粥,光米就用掉了400多斤。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每逢腊月初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孙忠伟是土生土长的“老太仓”,提起腊八粥的由来,他如数家珍。
太仓人吃腊八粥源远流长,起码有几百年的历史。清《嘉庆直隶太仓州志》记道:“十二月八日以姜菜杂果和豆米为粥谓之腊八粥。”《茜泾记略》也有记载。据他介绍,在太仓民间还有一个关于腊八粥的传说。当年明朝开国皇帝在攻打南京时,很多人为了躲避兵灾,四处逃难。太仓这样一个百姓生活较为殷实的鱼米之乡,自然吸引了很多难民聚集在大街小巷。当时恰逢一年中较冷的腊月初八,为了不使逃难的人冻死、饿死,有很多寺庙和好心的富户,纷纷拿出家里的各种余粮,混在一起熬粥施舍给难民吃。于是,每年的腊月初八,大家都开始熬粥,不仅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还可以全家人一起喝。
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对此,一位多年从事民俗研究的人士说,每年腊八节,太仓不少寺庙、热心公益的社会团体“施粥”,这既是一种传统节日风俗的传承,更营造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温馨氛围。(记者 李华)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