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湿地之约成为未来发展“金钥匙”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这是中国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减排、缓解和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作用显著。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湿地对于全球生态保护、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动湿地保护发展的三点主张,郑重宣布了中国将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为全球湿地保护注入坚定信心和蓬勃动力。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从“退耕还林”“退养还湖”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从整治“乱砍乱伐”“削山建房”到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从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十年来,湿地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印证在美丽中国的大地上,展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美景中。
珍爱湿地,守护未来。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30年来,中国积极履行公约宗旨和义务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城市多一块湿地,生活多一份诗意。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据13个,数量居全球第一,这是生态大国的责任担当,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同时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让我们以这次缔约方大会为新起点,乘着党的二十大的强劲东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奋力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李卉)
新闻中心
更多- 集聚近150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太仓竞逐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 珀金埃尔默太仓工厂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