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为美 以友辅仁”——昆太地缘相邻、人缘相亲、业缘相融,亲如一家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陈益 时间:2022-07-28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沿昆线环境治理,打造临昆特色康居乡村点,与昆山携手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提升太仓“西大门”环境

  7月22日,城厢镇全体机关干部下沉到昆太沿线开展环境整治志愿行动,200多名志愿者围绕太蓬路、昆太路两个昆太交界“关键点”,对标昆山逐点逐块排查生态环境短板点位,展开清洁行动,着力优化太仓“西大门”的整体生态环境。

  国土空间全域整治,是提升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城厢镇国土空间全域整治中,位于昆太交界处占地15.2亩的某交通工程公司目前正在整体拆除,以便提升周边环境。“全力推动沿昆线违建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重点区域综合环境提升等工作,共筑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新格局。”城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城厢镇还实施了多项民生工程,其中,西片区的雨污水改造工程已完成2个生活污水治理达标区建设并通过苏州市验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沿昆线的居住环境。

  接下来,城厢镇将大力助推昆太协同发展先行启动区建设,紧紧围绕这个主题,以《昆太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为指导,用好太仓科技产业园优势,主动对接昆山光电产业园,力促在项目合作、产业创新等领域联动发展。

  持续扮靓昆太沿线风景

  盛夏时节,沿着新周路行走在双凤镇维新村,只见道路两旁草木葱茏,河流碧波荡漾,农田生机勃勃,绘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村居图。“现在道路两旁有了路灯,河流越来越清澈了。”维新村57组的老人张惠祥告诉记者,这两年村庄环境改变非常大,大家生活越来越舒心。

  地处昆太两市交界,村域面积较大,一度让维新村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维新村对通往昆山的道路开展整治行动,拆除房前屋后私搭乱建,硬化、绿化、亮化道路。同时,提速紧挨着昆山的新跃特色康居乡村建设,加强康居点道路修补、外立面翻新、美丽河道建设等,整个工程完工后,40户居民的生活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湖村是双凤镇另一个昆太沿线村落,苏昆太高速公路穿村而过,特殊的区位优势让新湖村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近年来新湖村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对全村环境进行地毯式摸排,持续扮靓昆太沿线风景。目前,新湖村已建成6个康居三星点,交出了一张“田青、路净、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村靓丽名片,优美的田园环境吸引着昆太两地乃至上海的市民前来观光休闲。

  共促绿色发展

  去年,太仓—昆山跨界河湖联合河长制公示牌正式揭牌,开启两地交界河湖生态治理新篇章。在这之前,太仓市镇两级已与昆山等周边地区联合印发了关于联合河长制工作的四项制度,并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不断健全跨界河道治理联动机制,持续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治水。

  为打好长三角地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嘉昆太三地早在几年前就开启了联防联控联治模式。2018年,太仓与嘉定、昆山签署“嘉昆太”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议,明确把三地边界垂直距离500米范围作为“联防联治区”,通过建立联防联控的环境共治合作机制,突破行政区域局限,有效整合三地行政资源,合力推进环境的共防、共治、共保。第二年,三地又签署了生态环境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协议,实施统一的信用信息标准,从而实现了“一地失信,三地受限”,推动生态环境领域一体化发展。

  去年,嘉昆太三地还进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签约,联手应对大气污染。立足大气环境质量和交界地区大气污染现状,三地多次开展联合监测和执法行动,实行定期会商制度,切实改善三地大气环境质量。(记者  阚亚方  王硕  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