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
更多
【暖新闻】武汉的哥隔空“表白” “车费”变“话费” 温暖援鄂医生“回家路”
12月21日一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办公室翟凤平的手机接连收到两笔电话充值费用,分别为30元和50元。这让她十分纳闷,谁一早会给她充值费用呢?问遍了家人和周围的同事们,大家都没有给她充话费。“没准是话费充值活动返现到账呢?”“也可能是别人充值错了呢?”……疑惑中的翟凤平分析着各种可能性。
[详细]
【暖新闻】励志!徐州33岁“渐冻人”小伙,用三根手指“敲”出梦想人生
在徐州,有一个被医生预言活不过18岁的“渐冻人”董振振,他今年已经33岁,虽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身只有3根手指头可以动弹,但凭借这3根指头,他却“敲”出了一家网店,敲出了自己的梦想人生。
[详细]
【暖新闻】孩子被爷爷落在公交车上 乘务员化身暖心阿姨一路照顾
11月25日下午3点左右,在510路公交车上发生了暖心一幕,乘务员周凤化身带娃阿姨,一路照顾被爷爷忘记在车上的孩子,并在返程时把孩子交到爷爷手上。
[详细]
【暖新闻】公交车直接开进“急诊室” 众人爱心接力70岁老人转危为安
昨天中午,徐州35路公交车驾驶员、乘客、徐医附院的医护工作者一起展开了一场紧急的爱心接力,一名70多岁的阿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转危为安。
[详细]
【暖新闻】老人苦寻陌生交警14年 只为亲口说一声谢谢
“为了亲口跟你说一声谢谢,我找了14年!”日前,安徽宿州的张大爷将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交到了宿迁市泗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七中队民警孙茂胜的手上。
[详细]
【暖新闻】时光易逝善良不老!江苏泰州73岁老爹只身从河里救起一家四口
这两天,江苏省泰州市的叶乃学老人出了名,全网流传着他只身从河里救起一家四口的壮举!三米深的河里,年过七旬的老人,只身救起了一家四口,单是这一组数字就足以让人竖起大拇指!
[详细]
【暖新闻】义务“当家”5年!社区书记与失独老人的温暖故事
中午12点半,77岁的居方正老人坐在新换的42英寸液晶智能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收看当天播出的电视剧《瞄准》。保姆收拾好厨房,片头曲就响了起来……
[详细]
【暖新闻】卧室改成“工作室”,八旬老党员一针一线缝制“爱心棉鞋”
10月20日,蔡仲章夫妇将满满3个麻袋的134双棉拖鞋,送到启东市汇龙中心敬老院老人们的手中,提前向他们致以重阳节的问候。据了解,从2017年起,蔡仲章夫妇每年手工制作“爱心棉鞋”,451双“爱心棉鞋”送到4家敬老院。
[详细]
【暖新闻】连续20年担任“老班” 他是藏娃们心中的“波丁”
自2001年调入常州西藏民族中学以来,他连续20年担任班主任,对学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身为数学老师的他,在教学上一丝不苟,所教的班级数学成绩进步明显;
[详细]
【暖新闻】警车开道,11公里路程仅用10分钟,断指接上了!
10月9日,宿迁市湖滨新区一名农妇4根手指不慎被机器割断。其儿子柳先生拨打报警电话,希望能得到警方的帮助:用最快时间,护送“断指”抵达医院。
[详细]
【暖新闻】励志!自幼被判“几乎全盲”的“宝藏男孩”,圆了大学梦
近日,19岁的徐州男孩蒋佩文收到了长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十年寒窗有多苦,对于蒋佩文来说,体会比一般人深刻。蒋佩文是个视障男孩,佩戴800度近视眼镜视力仍然达不到0.1。
[详细]
【暖新闻】在云贵两地支教近10年,他的故事被搬上银幕
9月12日,由杨真执导,国家一级演员郭凯敏主演的电影故事片《彩云深处》正式首映。电影中,主人翁在平凡中守护教育初心,为山里的孩子们带去一束光和希望。
[详细]
【暖新闻】当36岁的他牵起96岁的她,这个秋天都暖了……
“小伙子,马路太宽,我不敢过……”“老人家,不怕,把手给我!”近日,在江苏连云港 一次牵手,却温暖了整座城
[详细]
【暖新闻】危急时刻,“旱鸭子”民警下水营救六旬坠河老人
9月24日晚7时左右,一位60多岁的市民途经淮安市洪泽区砚临河大桥南侧时出现眩晕,不慎落入河中。
[详细]
【暖新闻】“希望孩子们能和我一样遇上好心人,过上好日子!” 93岁徐州离休老教师乐为助学守清贫
拄上拐、戴上小礼帽,家住江苏徐州铜山区大彭镇的93岁离休老教师张成业像往日一样,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出了门。只不过,这次去的不是村西的小广场,而是大彭镇周棚村两户贫困生的家里。
[详细]
【暖新闻】失去左腿仍坚守乡村课堂9年,他希望孩子们都能走出大山
吴凯,淮安市盱眙县仇集中学一名平凡的“80后”山区教师。因为一场意外他失去了左腿,但他没有踟蹰不前,反而用不平凡的行走方式,丈量生命的长宽高,从此变得“与众不同”。
[详细]
【暖新闻】江苏扬州:一笔“抗疫奖金”的爱心传递
“这笔奖金,我想捐给大队的爱心基金,再以大队的名义捐赠给管嘉诚。”16日,扬州市江都区巡特警大队驾驶中队辅警陈伟找到单位领导,说出了憋了几天的心里话。
[详细]
【暖新闻】励志!自幼被判“几乎全盲”的“宝藏男孩”,圆了大学梦
近日,19岁的徐州男孩蒋佩文收到了长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十年寒窗有多苦,对于蒋佩文来说,体会比一般人深刻。蒋佩文是个视障男孩,佩戴800度近视眼镜视力仍然达不到0.1。
[详细]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
更多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奋斗的青春最幸福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道出了奋斗之于幸福的意义。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而奋斗对于风华正茂的我们来说,尤为重要。青年者,人生之华也。我们的人生将在何处绽放光芒,取决于当下我们如何对待这美好韶光。在我们这人生中最有朝气的时期,我们理当为这时代而奋斗、为境遇而奋斗、为幸福人生而奋斗。
[详细]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按下节后“奋斗键”
吃到足够饱,睡到自然醒,走亲访友、迎来送往、度假旅游……一转眼,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假期画上了句号。纵有百般不舍,万分无奈,对于绝大部分上班族,尤其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来说,接下来就是要抖擞精神,及时调整状态,收好心,跟上新时代的工作节奏,按下节后“奋斗键”。
[详细]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年味是丰收,更是奋斗
又是一个美好的新年来临,人人欢欣,处处喜庆。过年,在中国已经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谓“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农人将谷物搬运回家。在这里面,“年”带给人的是丰收,“年味”带给人的是喜悦。年,我们是年年在过;年味,也在新时代清新而弥香。
[详细]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网聚“新春走基层”的正能量
从腊八至除夕,再到正月里来,又一个春天来临,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新春的气息。江苏各地舆论媒体纷纷出击,用镜头记录下新春佳节的每一个动人的片段,浓缩了节日的每一个感人瞬间,见证了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的新气象、新作为。
[详细]
逛灯会、赶大集、打年鱼……江苏哪里的年味最是浓?
过年去哪儿玩?今年春节期间,江苏各地都备上了精彩纷呈的年味大餐。逛灯会、赶大集、打年鱼……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详细]
南京不吃包子 无锡不扫地……江苏年初一那些风俗
南京不吃包子 无锡不扫地……江苏年初一那些风俗
[详细]
贺旺年·年俗七日谭 ③| 江苏这些年俗冷知识,你get了吗?
几千年来,春节都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在江苏各地,除了守岁、祭祖、拜年之外,各个城市的年俗也有不同,有的年俗很好玩,甚至还有点雷人,今天大年初一,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江苏年俗的“冷知识”。
[详细]
漫画|农村正兴旺,我要回马庄
农村正兴旺,我要回马庄......
[详细]
《家国网聚|在拉萨感受不一样的年味》
今年的春节和藏历新年是同一天, 随着“双节”临近, 西藏各地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 一起跟随我们的镜头 穿行拉萨大街小巷 倾听大家的新年新愿望、新年“心”祝福。
[详细]
【网络中国节·春节】家国新时代感悟年深意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春节”将至,年度最有温度的人口大迁徙早已启动,怀揣着一年来奋斗努力的成果,携带着一年来酸甜苦辣的回忆,也思索着未来一年的新期待,人们奔着家乡里那一声声熟悉的乡音、一道道虽不是珍馐却足以慰藉舌尖记忆的家乡菜,更是奔着亲人殷切盼团圆的张望与等待,用一种近乎仪式的虔诚踏上归程,团圆过年。因为,年是旧一年的总结张榜、更是新一年的期冀和再出发。
[详细]
【网络中国节?春节】满满的幸福感让“年”更有“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诗人王维用朴素无华的诗句将这种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朴质而真切。说起佳节,可能再没有什么节日能和春节相比了,回家过年,成为每一个人心中的一种情结。
[详细]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新”春“年”味正当浓
“财神来敲我家门,娃娃来点灯”“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每每这些耳熟能详的歌在大街小巷飘荡,“年”就来了。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日子里,还是总有人念叨着年味一年不如一年的话语。那什么是真正年味?随着生活的富足,新衣新帽、饕餮盛宴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新年的期待。要找到年味,还要从“新年”说起。
[详细]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你拥有的团圆 却是一些人的奢望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都说时间去哪了,其实时间已经浸润在嗅得到的年味儿中了。春节将至,很多人对过年的期待,在于家人的团聚和陪伴,窗外白茫雪景,屋内美食佳肴,这就是很多人对幸福的定义。然而,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你拥有的团圆,却是一些人的奢望。
[详细]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你幸福回家,我助你出发
“亲爱的宝贝,这是妈妈写给你的第19张请假条,本来吃完年饭答应带你去游泳的,可妈妈临时接到任务……”今年春运期间,武汉客运段“夫妻列车长”陈刚和肖三英写给6岁女儿陈昱彤的请假条在“朋友圈”刷屏,戳中了很多网友的泪腺,也感动着每一位归途的旅客。
[详细]
【改革·印记】从春运看中国40年巨变
年春运从2月1日起至3月12日结束,共40天,预计全国发送旅客29.8亿人次。春运几乎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春运成了人们记忆中抹不去的声音,成为人们甜蜜而艰辛的旅程。春运是中国特有的风景,春运40年,平安回家路。40年以来,中国的发展也是翻天覆地。
[详细]
【网络中国节?春节】读懂群众的春节表情
每年春节,都是反映群众生活、透露民生关键的重要时间节点。人口大规模流动,家家告别旧时光迎接新开始,各类的大事、小事都在春节期间汇聚。我们透过春节,体味着年文化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更能读出基层百姓们“背后的表情”。
[详细]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让年味厚植于时代新脉动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伴随着备年货、赶春运、买年画的脚步,年,已悄然而至。年,这个写满了血浓于水亲情代际绵延的文化标识;年,这个海内外中国人都魂牵梦绕的节日;年,这个见证中华几千年文明沧海桑田的民族记忆……正吮吸着时代的风华,展示着中华年味的新内涵。
[详细]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互联网时代的新年俗,让春节流行起来
当日历一页一页翻过去,当太阳直射点一点一点北移,我们正在迎来传统中国年。所谓“春回大地人回家”,又一年春节,诸多新年俗正在成为我们的日常。
[详细]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