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传承 >> 内容

民俗文化添彩沙溪古镇嘉年华

舞龙、滚灯、打莲湘,长扇、武术、打腰鼓,纷纷亮相;来自苏大的尼日利亚留学生也表演了精彩的吉他弹唱、激情舞蹈——

非洲鼓伴非洲舞表演

现场比赛裹棕子

善舞长扇的沙溪古镇居民

孩子们欢快地打起了腰鼓

尼日利亚留学生学习陶艺制作

尼日利亚留学生尝试红木雕刻

尼日利亚留学生为古镇嘉年华助兴表演吉他弹唱

尼日利亚留学生和沙溪古镇的孩子跳 起了舞蹈

古镇居民与尼日利亚留学生即兴跳舞


  又到粽叶飘香时。6月5日下午的沙溪古镇一派喜庆气氛,“我们的节日·端午——沙溪古镇首届嘉年华暨民俗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舞龙的、滚灯的、打莲湘的、打腰鼓的、舞长扇的、表演武术的,他们在开幕式上的表演博得阵阵掌声,在老街上行街表演时又获得了阵阵喝彩,尼日利亚留学生上演了激情舞蹈,把全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摆摊设点展示民俗文化

  当天的活动在横沥河畔的沙溪古镇游客接待中心北侧的广场上举行。下午1时举办的活动在还未到12时现场人群就已经摩肩接踵。展示民俗文化的摊位向广场的两侧延伸。由南向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裹粽子比赛,“端午节就要到了,裹粽子是最为传统的民俗。”黄阿婆一边裹着粽子一边头也不抬地说。她裹的粽子既好看,又密实,“我还想拿冠军呢。”她笑着说。裹粽子的参赛队里还有一位男同志,特别显眼。“没什么的,男人就不打能毛衣了?”他反问记者。

  向北走去,就见沙溪珍宝堂的医生陆家瑛正在为游客把脉。“糖尿病到了一定程度还是需要吃药的。”他告诫那位游客。再向里走就到了广场边,南边一溜分别是剪纸、竹编、瓦片画、糕点和书法,舞台的北侧是陶艺和木雕,这些精湛的民间艺术让沙溪居民不禁驻足观赏。

  民俗文化登台亮相

  随着沙溪古镇首届嘉年华暨民俗文化艺术节帷幕的拉开,在沙一小的同学精彩的唐调吟诵后,我市的民俗文化依次精彩亮相。武术特色学校沙二小的武术爱好者们走到了舞台的中央,在刀、盾的表演之后,一套威武凌厉的长拳套路打得虎虎生风、气势不凡。孩子们的精气神在长拳套路表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滚灯是一种古老的杂技民间舞蹈,沙溪镇的舞者把木兰拳和古老的滚灯艺术结合起来,赋予了滚灯一种新的表演方式,把滚灯表演得优雅而从容。莲湘是用一根长约一米、拇指粗细的竹竿制成,竹竿饰有花纹,两端串起数个铃铛和彩色绸布。沙溪的表演者们把莲湘打得抑扬顿挫,起落之间,令人赏心悦目。沙溪镇第三小学腰鼓社团的孩子们精神饱满地打起腰鼓,鼓声阵阵、绸带飘逸,灵动的身姿让观众不禁回到青春年少。长扇舞《欢聚一堂》,舞姿翩翩,动作精巧,烘托了火热的时代。

  非洲留学生助兴嘉年华

  今年5月7日,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落户沙溪。这次活动就是由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与沙溪镇共同举办。苏州大学纪金平老师带领在苏大留学的尼日利亚留学生也来为嘉年华助兴,他们以最传统的一段非洲鼓与古镇居民、游客一起欢度佳节。随着非洲鼓有节奏地响起,留学生们纷纷上台,开始激情舞蹈。非洲风情的舞蹈迷倒了观众,他们奔放的性格在舞蹈中一览无余。不只是非洲鼓声响起来的时候才舞蹈,只要有音乐,他们就能翩翩起舞。这不,留学生吉米和两个伙伴刚开始表演吉他弹唱,观众席上的留学生们又随着节奏“手舞足蹈”,他们还邀请台下的观众与他们一起跳舞,女留学生甚至拉着孩子与她一起起舞。他们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开幕式结束后,舞龙队打头阵,舞龙、滚灯、打莲湘、长扇、武术、打腰鼓,开始了行街表演,让沙溪古镇的居民尽享一席民俗文化的饕餮大餐。

   □记者  徐盛兵  文/图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