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内容
[江南时报]太仓励志“送水哥”有个作家梦

  夏日里市民的用水量逐渐提高,送水工成了大街小巷最忙碌的人群之一。在太仓有个54岁的“送水哥”姚彩亚,江南时报记者了解到,白天,他经常扛着几十斤重的水桶爬楼梯;晚上,等家人睡着了,他开始“爬格子”。凭着这种热爱,他加入了当地作协,并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长达50多万字。“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年底之前两部长篇小说能出版。”老姚说。但作为一个送水工,自己出书的费用让他离梦想远了一步,他期待热心人给予一点资助,帮他圆了这个梦。


  10多年打工经历,成就30万字《江南寻梦》


  今年54岁的姚彩亚老家在淮安涟水,10多年前来到太仓,刚开始送啤酒,后来改行送水。在一次送水过程中出了车祸,他又选择了一份工作强度相对较轻的保安工作。当记者问及为何再次做送水工时,他说:“保安的工作较轻闲,我呆不住。儿子已经成家买房,家里的经济压力也较大。”


  虽然从事最平凡的工作,但姚彩亚十分喜爱写作。在老姚的书橱里,记者看到了10多本荣誉证书,这些都是老姚参加文学征文获得的。其中有一篇《路,就在脚下》,2001年获得全国农民读书征文一等奖。2008年,姚彩亚顺利加入了市作家协会。


  在2008年的时候,姚彩亚突然萌生出把自己10多年的打工经历写下来的想法。几年来,他克服重重困难,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江南寻梦》顺利完成。去年,他又开始创作一部20多万字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穷村破事》。


  来了灵感蹲厕所写,希望两部小说能出版


  好多次,夜里写着写着,老姚趴在桌上睡着了,醒了再继续写。


  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家中顶梁柱的老姚,工作之余能完成两部长篇小说的创作,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有一次,他在单位休息室休息,突然来了灵感,为了防止忘记,他准备把灵感记下来。可同事都在身边休息,他不好意思当着同事的面写。于是,他偷偷蹲在厕所里写,蹲的时间长了,腿酸脚麻,累得他差点没站起来。


  江南时报记者了解到,以前,老姚写东西都是用笔写。后来,看到人家写稿都是用电脑,投稿也是用电子邮件。老姚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电脑学会。


  刚开始接触电脑时,老姚学的是拼音打字,可他的拼音不标准,拼音打字法对他来说根本行不通。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学会五笔打字。为了记住字根,他把五笔字根表复印了10多张,贴在电脑上、床头、厨房里、厕所里,甚至摩托车上。


  姚彩亚告诉记者,他现在给一家纯净水厂送桶装水,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年底之前两部长篇小说能出版,但出书需要相应的费用,他期待热心人给予他一点资助,帮他了却这一桩心愿。


  江南时报记者 李晓静 通讯员 薛海荣


链接:http://jnsb.jschina.com.cn/html/2014-07/09/content_1060412.htm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