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稿 >> 内容

多元普惠,倾力描摹民本太仓的幸福蓝图

  冬日的一个下午,太仓城西君悦豪庭小区,73岁的退休教师杜顺成正在准备着第二天社区合唱团的授课内容。作为老师兼指挥,她大部分时间不在讲课就在排练,“比上班还忙!”她的老伴、76岁的范文予在一旁用大屏智能手机上网,被称为“三电老头”(电脑、电视、电话)的他,不时向笔者介绍最新下载的热门APP软件。

  “20年前,我们自己作词作曲写了一首歌,名叫《腾飞吧太仓》,现在真的是腾飞了。去年8月我们还举行了金婚典礼,以前想都不敢想啊”,杜顺成很开心。作为全国首个富裕型“中国长寿之乡”,两位老人的幸福生活,正是太仓近年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生动写照。

  作为江苏发展方阵“第一梯队”,太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从民生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制度设计,持续加大公共投入,努力让全市人民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民生幸福逐步成为太仓最响亮的品牌。

  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共享阳光”。太仓在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的过程中,连续多年大手笔投入城乡教育、医疗、社保、基础设施等。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太仓投入近100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学校、医院、文化设施、养老机构等设施,实施生态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卫生信息化、人防技防等一批民生工程,较好地满足市民出行、文体生活、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需求。

  太仓还整合民生服务资源,建立基础设施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政策体系协调的民生服务体系。这其中,以日间照料中心为代表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大亮点。

  在沙溪镇,82岁的任富尧和老伴每天都要去离家很近的日间照料中心吃饭喝茶看电视,这已成为他们的习惯。“这里人多热闹,午饭一个人四块钱,就能吃到一荤一素一汤,不用自己烧了,方便又实惠。”作为太仓最早建设的日间照料中心,这里阅览室、棋牌室、康复室等一应俱全,每天有百余位老人来休闲、娱乐、吃饭。

  包括沙溪镇在内,去年太仓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多家,全市146个村(居)全部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已建成52个日间照料中心(站)、60多个助餐点。太仓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娴敏表示,早在2008年,太仓就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操作办法》,在全省率先启动居家养老服务,现在已经形成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队伍为骨干、以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软硬件”的不断提升,太仓人的社保“保护伞”也越撑越结实。在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太仓统筹设计制度体系,持续提升社会保障综合水平。尤其是2011年引入商保合作机制,大病住院医疗费在享受基本医保后进行二次补偿,缓解“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成为国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政的蓝本,在全国推广。“大病医保创新制度设计,目的就是为患者减负。实施以来,全市已有近7000人次享受到补偿。”太仓市人社局局长陆俊说。

  “政社互动”经验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成为全省首获“长安杯”县级市、连续四年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这些殊荣为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太仓样本”奠定坚实基础。太仓通过致力于探索惠民举措,不断放大社会保障效应;致力于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促进社会文明和谐;致力于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体系。

  据最新统计,去年太仓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13亿元,同比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3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740元,分别增长10%和12%,百姓“钱包”与经济增长同步。

  未来,太仓将更加突出富民惠民利民导向,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管理,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太萱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