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撤县设市20周年
首页 >> 20年变化 >> 内容

20年前,太仓的体育设施匮乏,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只有一个。现在,全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2.33平方米,建成全民健身工程(点)154个——

“十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一处健身场地,市民出门锻炼身体越来越方便;每天早晚,广场空地上挤满了健身的市民,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年来,我市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共体育设施遍布城乡,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市民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全民健身网络不断完善

  “20年前,太仓的体育设施匮乏,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只有一个,就是1984年建成的低标准简易田径场和一个室外灯光球场。”说起太仓20年来体育事业的变化,今年81岁高龄的原市体委副主任徐晋芳感慨万千。热爱体育的他告诉记者,20年来,作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条件,太仓的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每一个进步他都看在眼里。 

  1999年,市体育馆竣工并投入使用;2004年,市体育场进行了提档改建,新建的塑胶跑道及足球场地使市民的业余体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06年,完成了“百村健身工程建设”,当年全市100个行政村全部达标,新建混凝土标准篮球场65块,改建混凝土或沥青标准篮球场35块,实现了“村村有篮球场”,社区体育设施普及率100%;2007年,市全民健身中心落成,并建造了健身馆、训练馆、武术馆等场馆;2012年,完成了城乡一体“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镇级全民健身中心逐年建成,浏河、璜泾、沙溪己投入使用;今年,我市将建设海运堤体育公园、市篮球公园等一批新的公共体育设施。 

  市体育局社体中心主任费春燕介绍,近年来,我市针对群众的居住及生活习惯,不断加强健身圈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网络。每年还根据全市需新增及更新的全民健身工程(点)的情况,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工程(点)布设。目前,全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2.33平方米,建成全民健身工程(点)154个,以1000米为基数放射全市范围,除了180个农田、江河空白点外,“十分钟健身圈”已实现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健身环境和条件,方便了群众就地就近参与健身活动。 

  体育锻炼成生活一部分

   徐晋芳回忆,1993年那会儿,农村大部分人还在种地,没时间、没精力、没意识参加体育锻炼。“当时乡镇上除了篮球、乒乓球,别的体育项目几乎没有。而现在,广场健身舞、门球、气排球、桥牌、太极拳等运动在农村也广受欢迎。” 

  得益于体育设施的增多,我市全民健身热情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其中,广场舞成为最热门的健身项目之一,每天早晚,在太仓251个晨晚练点,数以千计的市民伴着音乐跳起优美的舞蹈。

   家住太东社区的顾艳是个上班族,也是一位广场舞发烧友。每天晚饭后,她都会到广场上跳一个多小时,已坚持了5年时间,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都非常好。她介绍,他们的队伍平时活跃着五六十人,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28岁。 

  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广场舞以外,我市的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全市百村篮球、乒乓球赛,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其中;自2007年起举办的市级篮球、足球联赛,为全市篮球、足球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桥牌、武术等运动也蓬勃开展,每年的市级桥牌比赛都会吸引各地选手报名参与。 

  20年间,我市共举办了五届市全民运动会,开展各项全民健身活动600余项次,参与人次近150万,体育人口逐年增长,目前达52%。此外,我市还培养了1200多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好地指导市民健身锻炼,我市成人体质达标率达95.93%。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单项体育协会20个,体育俱乐部33个,各类协会会员65000名。

  □记者  邢智丰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