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稿 >> 内容
 

城市管理何时告别与小贩“拉锯战”

 

    早上5点多钟,位于青岛路的太仓经济开发区企业员工生活三区门口,已有七八个流动摊贩一字排开,这些摊贩都是做点心生意的,有油炸的、煎炒的,时间长了,摆摊的地方路面上洒了一层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我市,他们中有一部分进入企业务工,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变身为流动摊贩,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区已有多个流动摊贩集聚点,如常胜路靠近洛阳路处、新城弄、华盛园门口等。流动摊贩在热闹路段和工厂、学校、小区周边,摆摊时正是车流、人流高峰期,容易导致道路更加拥挤,摊贩附近的垃圾一片狼藉,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流动摊贩给我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成为城市管理过程中市民投诉的焦点。

  摆个流动摊点成本低、风险小、收效快,成为低收入家庭和外来流动人员的首选“职业”。有些流动摊贩使用的计量工具是“二八、三七秤”,利润更大。城市管理部门对于流动摊贩的处罚,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利益驱动下,流动摊贩在一次又一次受到取缔或处罚后,仍然无照经营,很难彻底根除。

  如何解决流动摊贩带来的各种问题?对其加以引导、规范,促使其更加合理发展,并与现代社会和城市发展相协调,已成为当前城市管理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早在很多年前,市城管部门就加强流动摊贩管理进行了探索,在全市设立了大大小小40多个疏导点或季节性疏导点。“城管中队根据区域内各自疏导点的具体情况,对摆放时间、摆放位置、卫生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明确。”市城管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新城弄疏导点为例,城管专门划定区域,并组织这些流动摊贩召开座谈会,一起协商相关事宜,但还有部分流动摊贩不按要求经营。有些流动摊贩不愿到疏导点经营,跟城管人员玩“躲猫猫”,经常是“你来我走,你逐我跑,你走我又来”。

  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我市提出“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其中规范占道经营就是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管理流动摊贩,维护城市环境卫生,需要城管部门根据情况切实加以分析、研究,也需要摊主和市民的共同配合。”该负责人表示,科学管理流动摊贩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记者还在东林村合作农场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附近看到,河岸已围砌上了很长的护坡,护坡使用的是一种类似空心砖的新型材料,这种砖最大的特点就是渗透性好,护坡建好后,还可以进行生态绿化。

  东林村按照美丽村庄建设规划,将在近期实施13个项目,确保成功创建苏州市级美丽村庄示范点。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