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
~~~——为太仓撤县建市三十周年而作
~~~——见证太仓撤县建市三十周年
~~~
~~~
~~~
~~~
返回太仓日报
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念母亲

  

  

  

  □韩连涛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

  今年清明是母亲过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按民间说法,是“新清明”。在墓前,我又回想起她平凡而又辛劳的一生。 

  去年9月,母亲身体不适,住进了赣榆区人民医院。时值中秋假期,我们一家下午赶到医院,母亲和我们聊了一会儿。她听力视力都很好,头脑清醒。经检查,母亲只是年老体衰,胃部有炎症,并无大碍。9月12日,母亲在病床上吃过早餐后,我向她告了别。母亲说:“回去上班要紧,放心好了,我没啥。”却不料这次告别,竟是永别!

  9月18日上午,父亲按照母亲的意愿把她从医院接回了家。下午4时24分,我正在单位值班,母亲过世的噩耗突至,我顿时泪如雨下,当即开车往老家赶。485公里的路程,平时并不觉得有多远,这次走起来却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漫长!到家时,母亲已经静静地躺在凉席上,慈祥的双目紧闭着,再也不能看我们一眼。我一次次喊“妈妈”,她却再也没有应了!母亲,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母亲一生勤俭善良,吃苦耐劳,谦和待人。她和父亲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培养我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在农田劳作、春播秋收的情景,母亲给我们做饭、摊煎饼供我们读书上学。1988年7月,我考上中专外出求学,母亲的高兴溢于言表,又有万千的不舍。她提前帮我缝好上学用的棉花被褥,父亲拿出东挪西凑的300元生活费给我,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好好读书,将来努力工作。1992年,我毕业分配到太仓,母亲虽然觉得离家太远了,但仍然默许了我的选择。

  离开家乡读书、工作已35年了,期间我回老家的次数并不多,和父母离多聚少。但我总是尽力在春节放假时,回去给父母亲做顿可口的年夜饭,那是我们一个50多人的大家庭最快乐的时光。2020年初,我和女儿开车回老家过年,做好了年夜饭,86岁的母亲却因天气寒冷引发哮喘,没能和我们共进晚餐,我的心里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家的四个夜晚,我睡在北面的床上,空下来和她唠嗑,聊起许多往事。母亲记忆力惊人,家长里短、地里收成、风土人情,她娓娓道来。期间,我也试探性地询问母亲对于百年之后的想法,她看淡了生死,谈吐清晰,逻辑性强、观点鲜明,令我心生敬意。而今这些相见只能在梦里回忆。

  今天,跪在母亲的坟前,献上鲜花,烧了纸钱,回忆母亲的音容笑貌,似梦一场。清风难拂泪千行,叹人生苦短,尽是沧桑。母亲,如有来生,我们仍做您的儿女!

  生命有寿而尽,哀思绵长无终。母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民生·热线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红胭脂染小莲花
七绝二首
兰陵王·而立赋
一池春水花自醉 □姚建平 摄
怀念母亲
节令帖
明前螺 赛肥鹅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怀念母亲 2023-03-31 2 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