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2年04月19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疫”一线 有群忙碌的“蓝精灵”

  

  

  

  

  □本报记者 张立 陆媛 沈雯 葛恒之 文/图

  

  疫情之下,有这么一群人,无惧风雨,不舍昼夜,守护人民健康。他们有的在基层调控指挥;有的一直活跃在核酸采样点;有的在封闭管理小区守护家园。他们,就是身着蓝色隔离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蓝精灵”。

  

  陆帅:社区防控的“指挥长”

  

  4月17日上午,我市开展新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凌晨5时多,医护人员、志愿者陆续来到了德兴社区,原本住在社区的工作人员们也都做好了准备。

  身着蓝色隔离服的陆帅,首先为医护人员分好组,又把其他参与核酸采样的“蓝精灵”们都召集在一起,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完成好今天的任务,并叮嘱大家要喊好楼,请居民们分时段采样,现场要反复提醒间隔2米……

  凌晨6时,比预定采样时间提前了半小时,德兴社区各点位开始为早起的居民们采样,陆帅则在各个点位间巡查。居民黄阿姨告诉记者,为了便民不聚集不扎堆,社区增加了点位,现在采样方便,秩序也好,大家都比较自觉。

  陆帅说:“作为一名社区负责人,要做的是合理分配人员,将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并形成合力,让居民群众在积极配合的同时得到更多的便利,让防线更坚固。”

  

  姚刚:核酸采样的“吹哨人”

  

  姚刚是城厢镇南园社区百隆商业广场核酸采样点位的点位长,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已经参与组织了20多轮核酸采样。在他负责的点位,3个小时就可以做完约2000人的核酸采样。

  “距离拉开一点,把口罩戴过鼻子!”昨天早上6时30分,记者在该点位看到,这里核酸采样工作已经开始,姚刚正反复提醒第一波采样的市民。这个点位承担周边6个小区,约2000人的采样任务,姚刚从2月16日开始便成了“蓝精灵”点位长,第一次采样时,这个点位耗时6个小时,现在只要3个小时。

  姚刚说:“我是一名预备党员,也是南区社区居民,为大家做一些好事情,我很乐意,只要有需要,毫无疑问要坚持下去。”

  

  梁杨:管控小区的“配送侠”

  

  “小区4月8日实施封闭管理后,不少居民在线上订购,急需送菜人员,业主群发出了招募志愿者的通知,我觉得自己年轻力壮的,就报名参加了。”“蓝精灵”梁杨说。梁杨是名90后,他和另外两名志愿者负责大庆锦绣新城小区雍景苑、碧波苑、茗馨苑共36栋楼的外卖派送。

  大庆锦绣新城小区是我市人口最多的居民小区,目前有15000多人在这里封闭隔离。民以食为天,保障万余人的饭食无忧是项艰巨的任务。每天4000-6000件的外卖单,消杀、分拣、配送,并按时准确送到业主家中,工作量可想而知。

  梁杨和他的“蓝精灵”伙伴们每天大概要跑30到40趟,配送400来件。通常从早上7时30分忙到下午3时,人手不足和派件高峰时段,要一直工作到晚上8时左右。

  

  戴小军:平安家园的“守护者”

  

  “66号楼业主,赶紧起床,下楼做核酸了,轮到你们了,现在人不多,不用排队啊!”17日早上6时30分,海域天境小区的核酸采样就开始了,物业经理戴小军穿着蓝色隔离服,引导居民有序下楼采样。

  “门口有物资,帮忙拿一下”“孩子病了要外出就医”……为了满足业主需求,一支由客服、保安和工程人员组成的“特别行动队”在疫情防控期间应运而生,并24小时在线。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原本每周往返一次上海的他取消了两地通勤,带着小区所有的物管人员住进小区,开启了24小时的物业服务。

  “家里的事情是没办法的,疫情当前,家家户户都有困难,我们蓝色就是一个护卫吧。”从棉袄到短袖,从暖宝宝到吹电扇,对于“守护蓝”的定义,戴小军有他的理解。

  其实,世界上哪有什么“蓝精灵”,他们不过是一群平凡而普通的人,只是在困难面前,他们迎难而上、勇毅前行,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向可敬可爱的“蓝精灵”们致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第03版:广告·公益
   第04版:周刊·小记者
流动采样车上路巡逻 招手即停可上门采样
战“疫”一线 有群忙碌的“蓝精灵”
协调疏通“赶考路” 学子在太顺利赴考
市民等了半月的药 邮管局连夜送上门
他们发出了 抗疫“好声音”
一场“孤独”的成长礼
倡导无接触买菜 “食材大礼包”送上门
太仓日报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堡垒02战“疫”一线 有群忙碌的“蓝精灵” 2022-04-19 2 2022年04月19日 星期二